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勘测论文--观测论文

基于FDMA与TDMA的多点位移测量方法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论文研究背景第9页
        1.1.2 论文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位移形变测量概述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4-15页
        1.4.1 论文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论文创新点第14-15页
    1.5 本文各章节简述第15-17页
2 微波雷达多点位移测量技术原理概述第17-31页
    2.1 位移测量基本原理第17-19页
        2.1.1 传统雷达测距原理第17-18页
        2.1.2 微波比相位移测量原理第18-19页
    2.2 微波雷达多点位移测量方法第19-30页
        2.2.1 基于CDMA的多点位移测量法第19-21页
        2.2.2 基于FDMA的多点位移测量法第21-25页
        2.2.3 基于TDMA的多点位移测量法第25-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多点位移测量仿真分析第31-43页
    3.1 仿真设计第31-32页
        3.1.1 仿真平台简介第31页
        3.1.2 系统仿真参数设计第31-32页
    3.2 基于FDMA的多点位移测量仿真分析第32-37页
    3.3 基于TDMA的多点位移测量仿真分析第37-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测量系统硬件设计第43-65页
    4.1 信标机硬件设计第43-49页
        4.1.1 信号发生器第43-46页
        4.1.2 微处理器第46-47页
        4.1.3 乘法器第47-48页
        4.1.4 加法器第48-49页
    4.2 射频信道第49-53页
        4.2.1 发射信道第50-52页
        4.2.2 接收信道第52-53页
    4.3 接收机开发平台第53-64页
        4.3.1 TL-HSAD-LX采集板简介第54-55页
        4.3.2 OMAPL138简介第55-56页
        4.3.3 OMAPL138双核通信第56-58页
        4.3.4 GPRS模块第58-59页
        4.3.5 EMIF通信接口介绍第59-63页
        4.3.6 异步FIFO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5 多点位移测量方法实现第65-91页
    5.1 基于FDMA的多点位移测量方法实现第65-81页
        5.1.1 发射信标机第65-69页
        5.1.2 接收机第69-70页
        5.1.3 TL-HSAD-LX采集卡第70-75页
        5.1.4 OMAPL38接收机第75-79页
        5.1.5 网页服务器显示第79-81页
    5.2 基于TDMA的多点位移测量方法实现第81-87页
        5.2.1 发射机第81-83页
        5.2.2 接收机第83-87页
    5.3 系统模拟测量第87-89页
    5.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6 总结与展望第91-93页
    6.1 论文总结第91页
    6.2 论文展望第91-93页
致谢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附录第99-101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9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第99-100页
    C.AD9959模块电路图第100-101页
    D.STM32电路图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遗址中艺术景观的应用设计研究
下一篇:多点位移分时遥测信标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