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钢吊车梁疲劳可靠性分析与评估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国内外对疲劳以及可靠度研究的历史第12-15页
        1.2.1 国外疲劳研究的发展过程第12-14页
        1.2.2 国内疲劳研究的发展过程第14-15页
    1.3 建筑结构可靠度的研究发展第15-17页
    1.4 疲劳可靠度的研究发展过程第17-18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2 基本理论和概念第20-42页
    2.1 疲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第20-28页
        2.1.1 疲劳失效的特征及疲劳破坏过程第20页
        2.1.2 交变应力和疲劳强度以及S-N曲线第20-24页
        2.1.3 Miner理论第24-26页
        2.1.4 应力幅循环计数方法第26-28页
    2.2 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第28-35页
        2.2.1 工程结构可靠度的产生和基本概念第28-29页
        2.2.2 可靠度的计算第29-35页
    2.3 工业钢结构吊车梁系统第35-40页
        2.3.1 吊车梁系统第35页
        2.3.2 吊车梁(吊车桁架)的分类和使用情况第35-37页
        2.3.3 吊车梁的分级第37-38页
        2.3.4 吊车荷载第38-39页
        2.3.5 吊车梁系统结构常见缺陷与破损情况第39-40页
    2.4 相关有限元软件介绍第40-42页
        2.4.1 ANSYS第40页
        2.4.2 疲劳分析软件Fe-Safe第40-42页
3 钢吊车梁疲劳动态可靠度模型的研究第42-66页
    3.1 引言第42-45页
        3.1.1 国内外疲劳可靠度计算模型第42-45页
    3.2 钢结构吊车梁疲劳荷载效应的分析第45-51页
        3.2.1 引言第45页
        3.2.2 应力幅的概率分布第45-49页
        3.2.3 钢吊车梁动态可靠度模型可行性的验证第49-51页
    3.3 钢吊车梁疲劳强度的分析第51-62页
        3.3.1 国内外设计规范中S-N曲线的比较第51-58页
        3.3.2 考虑低应力幅影响的S-N曲线第58-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6页
4 钢吊车梁疲劳可靠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第66-110页
    4.1 引言第66-68页
        4.1.1 疲劳破坏的微观机理第66-68页
    4.2 实腹式钢结构吊车梁三种突变支座疲劳性能的研究第68-80页
        4.2.1 变截面吊车梁介绍第68页
        4.2.2 三种支座疲劳性能的对比第68-80页
    4.3 直角突变型支座封板类型对支座疲劳可靠度的影响第80-85页
        4.3.1 模型建立第81页
        4.3.2 达到最大弯矩时静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结果第81-85页
    4.4 表面粗糙度对钢吊车梁疲劳可靠度的影响第85-93页
        4.4.1 糙度相关概念介绍第85-86页
        4.4.2 应力-应变法第86-88页
        4.4.3 计算表面粗糙度对钢吊车梁疲劳可靠度的影响第88-93页
    4.5 残余应力对疲劳的影响第93-99页
        4.5.1 残余应力与等寿命曲线第93-95页
        4.5.2 算例第95-99页
    4.6 吊车竖向荷载偏心对疲劳可靠度的影响第99-104页
    4.7 温度对钢吊车梁疲劳可靠性的影响第104-107页
    4.8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5 主要结论和展望第110-114页
    5.1 全文总结第110-112页
    5.2 本文创新点第112页
    5.3 今后研究展望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附录第120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0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气球罐惰性气体置换法的研究
下一篇:焊接不锈钢T型连接受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