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公路隧道火灾概述 | 第9-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2 公路隧道火灾特性 | 第13-15页 |
1.2 公路隧道火灾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隧道火灾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2.2 隧道火灾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隧道火灾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9-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2 研究路线 | 第21-23页 |
2 咪的隧道工程概况及隧道火灾通风理论分析 | 第23-33页 |
2.1 咪的隧道工程概况 | 第23-24页 |
2.2 公路隧道火灾通风理论 | 第24-29页 |
2.2.1 隧道通风基础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公路隧道通风方式 | 第25-27页 |
2.2.3 临界风速理论研究 | 第27-29页 |
2.3 FDS模型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2.3.1 FDS简介 | 第29页 |
2.3.2 FDS模拟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咪的螺旋上行隧道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 第33-51页 |
3.1 咪的螺旋隧道物理特征 | 第33-34页 |
3.2 咪的螺旋上行隧道FDS模型建立 | 第34-38页 |
3.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2.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35-36页 |
3.2.3 火灾规模确定 | 第36-37页 |
3.2.4 模拟工况 | 第37-38页 |
3.3 咪的上行隧道临界风速研究 | 第38-43页 |
3.3.1 不同风速条件下咪的上行隧道烟气蔓延情况 | 第38-42页 |
3.3.2 咪的上行隧道临界风速确定 | 第42-43页 |
3.4 咪的上行隧道火灾模式下温度数值分析 | 第43-46页 |
3.4.1 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43-44页 |
3.4.2 咪的上行隧道温度纵向分布规律 | 第44-46页 |
3.5 咪的上行隧道火灾模式下烟气浓度模拟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3.5.1 有毒烟气对人员疏散的危害 | 第46-47页 |
3.5.2 咪的上行隧道烟气浓度纵向分布规律 | 第47-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咪的螺旋下行隧道火灾数值模拟研究 | 第51-63页 |
4.1 咪的螺旋下行隧道FDS模型建立 | 第51-53页 |
4.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4.1.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52页 |
4.1.3 火灾规模确定 | 第52页 |
4.1.4 模拟工况 | 第52-53页 |
4.2 咪的下行隧道临界风速研究 | 第53-58页 |
4.2.1 不同风速条件下咪的下行隧道烟气蔓延情况 | 第53-57页 |
4.2.2 咪的下行隧道临界风速确定 | 第57-58页 |
4.3 咪的下行隧道火灾模式下温度数值分析 | 第58-60页 |
4.4 咪的下行隧道火灾模式下烟气浓度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咪的螺旋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应急疏散方案研究 | 第63-77页 |
5.1 咪的上行、下行隧道临界风速下火灾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3-65页 |
5.1.1 温度分布结果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5.1.2 烟气浓度分布结果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5.2 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人员疏散 | 第65-70页 |
5.2.1 公路隧道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 | 第65-67页 |
5.2.2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 | 第67-70页 |
5.3 咪的螺旋公路隧道应急疏散研究 | 第70-76页 |
5.3.1 咪的螺旋隧道火灾模式下的疏散方式 | 第70-71页 |
5.3.2 咪的螺旋隧道火灾模式下应急疏散安全性评价 | 第71-74页 |
5.3.3 咪的螺旋隧道突发火灾救援实施建议 | 第74-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页 |
6.2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5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实践课题研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