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 | 第16-20页 |
2.1 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相互依存 | 第16-17页 |
2.2 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 | 第17-18页 |
2.3 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乡土文化与乡土文学 | 第20-27页 |
3.1 乡土文化的表达方式 | 第20-22页 |
3.1.1 通过乡村本土元素渲染乡村整体环境 | 第20-21页 |
3.1.2 参与民俗文化活动深化体验乡土文化 | 第21页 |
3.1.3 提炼乡土文学历史精神认知乡村世界 | 第21-22页 |
3.2 乡土文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3.2.1 乡土文学的概念 | 第22页 |
3.2.2 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3.3 山西乡土文学 | 第23-27页 |
3.3.1 山西乡土文学的衍生 | 第23-24页 |
3.3.2 山西乡土文学的特点 | 第24-25页 |
3.3.3 山西乡土文学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乡土文学的文化旅游价值分析 | 第27-35页 |
4.1 乡土文学在山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价值 | 第27-31页 |
4.1.1 山西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4.1.2 赵树理、马烽、西戎乡土文学作品的旅游价值分析 | 第28-31页 |
4.2 乡土文学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典型案例 | 第31-33页 |
4.2.1 白鹿原影视基地实例分析 | 第31-32页 |
4.2.2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实例分析 | 第32-33页 |
4.3 乡土文学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价值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山西乡土文学在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 第35-42页 |
5.1 《吕梁英雄传》创作地蔡家崖乡村旅游规划 | 第35页 |
5.2 蔡家崖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思路与空间布局 | 第35-37页 |
5.3 乡土文学《吕梁英雄传》情景主题园项目规划 | 第37-38页 |
5.4 乡土文学《吕梁英雄传》情景主题园景观设计 | 第38-42页 |
5.4.1 传统窑洞村落 | 第38页 |
5.4.2 吕梁英雄纪念馆 | 第38-39页 |
5.4.3 纪念碑 | 第39-40页 |
5.4.4 晋绥专题馆 | 第40-41页 |
5.4.5 革命文学作品展示馆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6.1 结论 | 第42-43页 |
6.2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