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理论论文--轮轨关系论文

典型轮轨材料摩擦磨损过程中表层组织结构演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轮轨失效研究第12-18页
        1.2.1 车轮失效类型及形成机理第13-15页
        1.2.2 钢轨失效类型及形成机理第15-18页
    1.3 车轮失圆研究现状第18-25页
        1.3.1 车轮失圆的分类第18-20页
        1.3.2 车轮失圆的产生机理第20-21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5页
    1.4 白层研究现状第25-30页
        1.4.1 白层的特征第25-26页
        1.4.2 白层的形成机制第26-28页
        1.4.3 白层对磨损过程的影响第28-29页
        1.4.4 钢轨踏面白层研究现状第29-30页
    1.5 轮轨材料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现状第30-31页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1-33页
        1.6.1 选题意义第31-32页
        1.6.2 研究内容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4-44页
    2.1 试验材料第34-37页
        2.1.1 下线轮轨第34-35页
        2.1.2 磨损试验材料第35-37页
    2.2 磨损试验第37-39页
        2.2.1 滚动摩擦磨损试验第37-39页
        2.2.2 滑动磨损试验第39页
    2.3 性能分析第39-41页
        2.3.1 摩擦系数分析第39页
        2.3.2 磨损性能分析第39-40页
        2.3.3 表面形貌观察第40页
        2.3.4 轮廓测量第40页
        2.3.5 表面残余应力测试第40-41页
        2.3.6 硬度分析第41页
    2.4 微观组织分析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下线轮轨表层组织结构研究第44-74页
    3.1 车轮表层组织结构研究第44-53页
        3.1.1 车轮表面宏观形貌第44-45页
        3.1.2 车轮踏面微观组织第45-51页
        3.1.3 轮缘表层微观组织第51-53页
    3.2 钢轨表层组织结构研究第53-69页
        3.2.1 钢轨踏面宏观形貌及粗糙度分析第53-55页
        3.2.2 直线段钢轨踏面微观组织第55-60页
        3.2.3 曲线段钢轨踏面微观组织第60-67页
        3.2.4 钢轨踏面硬度分析第67-69页
    3.3 轮轨踏面相变白层形成机理探讨第69-73页
        3.3.1 相变白层组织结构第69页
        3.3.2 相变白层形成过程第69-70页
        3.3.3 相变白层形成机理第70-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滚动摩擦磨损过程中多边化形成及表层组织结构演变研究第74-99页
    4.1 摩擦系数分析第74-75页
    4.2 表面轮廓及磨损性能分析第75-77页
    4.3 表层残余应力分析第77-79页
    4.4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第79-81页
    4.5 微观组织分析第81-92页
        4.5.1 不同磨损阶段表层微观组织第81-87页
        4.5.2 滚动磨损后表层至心部微观组织第87-92页
    4.6 硬度分析第92-94页
    4.7 多边化形成机理探讨第94-97页
        4.7.1 波谷的形成第94-95页
        4.7.2 22阶多边形的形成第95-96页
        4.7.3 44阶多边形的演变过程第96-97页
    4.8 滚动摩擦磨损过程中表层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滑动磨损过程中表层组织结构演变研究第99-126页
    5.1 磨损性能分析第99-101页
        5.1.1 转速对磨损量的影响第99-100页
        5.1.2 磨损时间对磨损量的影响第100-101页
    5.2 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第101-103页
        5.2.1 转速对磨损表面形貌的影响第101-102页
        5.2.2 磨损时间对磨损表面形貌的影响第102-103页
    5.3 微观组织分析第103-121页
        5.3.1 不同转速磨损后表层微观组织第103-107页
        5.3.2 不同磨损阶段表层微观组织第107-112页
        5.3.3 滑动磨损后表层至心部微观组织第112-121页
    5.4 滑动磨损过程中表层微观组织演变过程第121-123页
    5.5 滑动磨损过程中表层组织演变与损伤形式关系第123-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第126-129页
    6.1 结论第126-127页
    6.2 创新点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养老政策变迁历程与完善路径
下一篇:当代群团组织社会服务机制的协商化转向--基于J省共青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