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一、现代学徒制多方参与利益均衡机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开发机制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三、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构建机制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四、现代学徒制教学运行的协调机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五、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六、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实施的实践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七、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构建的路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22-26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22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五、研究创新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理论内涵 | 第26-50页 |
第一节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概念界定 | 第26-30页 |
一、现代学徒制:基于师徒关系的校企跨界育人合作制度 | 第26-29页 |
二、运行机制:主体间互动博弈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29-30页 |
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 | 第30页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参与主体及主要诉求 | 第30-36页 |
一、行业、企业:提前筹划未来人力资源的战略储备 | 第31-33页 |
二、高职院校: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 | 第33-36页 |
三、政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 | 第36页 |
第三节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第36-49页 |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分析框架构建的基本假定 | 第37-38页 |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分析框架的理论构想 | 第38-42页 |
三、基于分析框架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量表编制 | 第42-44页 |
四、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分析框架的实证检验 | 第44-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现状调查 | 第50-98页 |
第一节 调研目的 | 第50-51页 |
第二节 调研方法 | 第51-52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51-52页 |
二、访谈法 | 第52页 |
第三节 调研对象 | 第52-55页 |
一、问卷调研对象 | 第52-54页 |
二、访谈调研对象 | 第54-55页 |
第四节 调研结果 | 第55-96页 |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利益驱动机制的现状 | 第56-72页 |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沟通协调机制的现状 | 第72-74页 |
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与实现机制的现状 | 第74-88页 |
四、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机制的现状 | 第88-96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第四章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制度困境 | 第98-115页 |
第一节 社会建构:分析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理论视角 | 第98-100页 |
第二节 社会建构视域下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本质内涵 | 第100-102页 |
第三节 社会建构视域下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制度困境 | 第102-113页 |
一、企业与学徒间的可信承诺达成缺乏制度基础 | 第102-106页 |
二、学徒权益保障制度的缺失极易导致学徒制异化 | 第106-108页 |
三、行业教育功能的缺位造成校企交易成本高涨 | 第108-111页 |
四、师傅资格标准的欠缺阻碍企业师傅的身份认同 | 第111-113页 |
五、职业资格标准的缺失易造成学徒培养质量的失控 | 第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五章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 | 第115-139页 |
第一节 德国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 第115-119页 |
一、利益驱动机制:双元驱动,企业主体 | 第115-116页 |
二、沟通协调机制:多元参与,利益均衡 | 第116-118页 |
三、课程开发与实现机制:职业导向,企业参与 | 第118页 |
四、质量保障机制:法律为先,行会参与 | 第118-119页 |
第二节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 第119-124页 |
一、利益驱动机制:政府放权,雇主主导 | 第120-121页 |
二、沟通协调机制:三方合作,各行其职 | 第121-122页 |
三、课程开发与实现机制:三方协作,三要素主导 | 第122-123页 |
四、质量保障机制:五大机制,全力助推 | 第123-124页 |
第三节 瑞士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 第124-126页 |
一、利益驱动机制:成本分担,利益共享 | 第124-125页 |
二、沟通协调机制:民主协商、公正透明 | 第125页 |
三、课程开发与实现机制:三方协作,稳定高效 | 第125-126页 |
四、质量保障机制:标准清晰,责任明确 | 第126页 |
第四节 德、英、瑞士三国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比较与借鉴 | 第126-137页 |
一、德、英、瑞士三国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127-134页 |
二、德、英、瑞士三国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134-137页 |
小结 | 第137-139页 |
第六章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139-161页 |
第一节 G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个案分析 | 第139-145页 |
一、G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背景 | 第139-140页 |
二、G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 | 第140-143页 |
三、G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成效及问题 | 第143-145页 |
第二节 W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个案分析 | 第145-152页 |
一、W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背景 | 第145页 |
二、W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 | 第145-151页 |
三、W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成效及问题 | 第151-152页 |
第三节 J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个案分析 | 第152-157页 |
一、J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背景 | 第152-154页 |
二、J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 | 第154-156页 |
三、J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成效及问题 | 第156-157页 |
第四节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个案比较及启示 | 第157-160页 |
一、三所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分析比较 | 第157-158页 |
二、基于案例分析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经验及启示 | 第158-160页 |
小结 | 第160-161页 |
第七章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路径 | 第161-184页 |
第一节 行动背景:充分深入把握当前国情与校情 | 第161-166页 |
一、H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探索的国情分析 | 第161-163页 |
二、H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探索的校情分析 | 第163-165页 |
三、H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探索的SWOT分析 | 第165-166页 |
第二节 行动方案:集思广益基础上进行顶层谋划 | 第166-170页 |
一、专家咨询 | 第166-167页 |
二、走访调研 | 第167页 |
三、集体协商 | 第167页 |
四、方案制定 | 第167-170页 |
第三节 行动实施:宏观指引与分布创新统筹推进 | 第170-177页 |
一、寻求各方利益契合,构建利益驱动机制 | 第170-172页 |
二、搭建联合管理平台,构建沟通协调机制 | 第172-173页 |
三、组建双师教学团队,构建教师合作机制 | 第173-174页 |
四、校企协同课程开发,构建课程开发机制 | 第174-175页 |
五、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教学运行机制 | 第175-176页 |
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质量保障机制 | 第176-177页 |
第四节 现状调查:机制日趋完善成效逐步彰显 | 第177-180页 |
一、H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现状调研目的 | 第177-178页 |
二、H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现状调研方法 | 第178页 |
三、H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现状调研对象 | 第178页 |
四、H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现状调研结果 | 第178-180页 |
第五节 经验归纳:优选合作企业提升合作能力 | 第180-182页 |
一、制定标准优选合作企业审慎开展学徒培养 | 第180-181页 |
二、新型师徒关系建构是现代学徒制运行关键 | 第181页 |
三、提升院校合作能力是实现长效运行的基础 | 第181-182页 |
四、学校顶层规划与院系基层创新需要紧密结合 | 第182页 |
小结 | 第182-184页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184-189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184-185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185-186页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第186-189页 |
附录 | 第189-202页 |
附录一: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现状调查问卷(企业卷) | 第189-193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189页 |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评价量表 | 第189-191页 |
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调查问卷 | 第191-193页 |
四、开放性问题 | 第193页 |
附录二: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193-196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193-194页 |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现状调查问卷 | 第194-196页 |
三、开放性问题 | 第196页 |
附录三: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现状调查问卷(学校卷) | 第196-200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196页 |
二、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评价量表 | 第196-198页 |
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调查问卷 | 第198-199页 |
四、开放性问题 | 第199-200页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第200-202页 |
一、企业访谈(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 | 第200页 |
二、学校访谈(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专业负责人或教师) | 第200-202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10页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210-211页 |
致谢 | 第211-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