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乡土文学中的新乡贤形象书写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论文缘起 | 第7-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新乡贤形象书写的发展流变 | 第16-38页 |
第一节 新时期初期延续“十七年”传统的新乡贤书写 | 第16-22页 |
第二节 文学新潮与重塑乡儒传统的新乡贤形象书写 | 第22-27页 |
第三节 世纪之交新乡镇中国背景下的新乡贤书写 | 第27-32页 |
第四节 回归“日常”的新世纪新乡贤书写 | 第32-38页 |
第二章 新乡贤形象书写的结构模式 | 第38-61页 |
第一节 新旧对立模式下的新乡贤叙事 | 第39-43页 |
第二节 “双重结构”模式下的新乡贤叙事 | 第43-49页 |
第三节 “还乡”模式下的新乡贤叙事 | 第49-55页 |
第四节 民族志模式下的新乡贤叙事 | 第55-61页 |
第三章 新乡贤形象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 第61-85页 |
第一节 新乡贤形象的精神气质 | 第62-68页 |
第二节 新乡贤形象的文化品格 | 第68-72页 |
第三节 新乡贤形象的历史深度 | 第72-78页 |
第四节 新乡贤形象的美学价值 | 第78-85页 |
结语 | 第85-8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