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案外人执行异议的内涵和外延 | 第11-15页 |
一 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与利害关系人执行异议制度的比较 | 第11-13页 |
三 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比较 | 第13页 |
四 与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比较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的功能 | 第15-17页 |
一 权利保障作用 | 第15页 |
二 分权制衡作用 | 第15页 |
三 利益平衡作用 | 第15-16页 |
四 效率作用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确立及发展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我国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的确立 | 第17页 |
第二节 我国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7-23页 |
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 第17-18页 |
二 2007年《民事诉讼法》 | 第18-19页 |
三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 第19页 |
四 2012年《民事诉讼法》 | 第19-20页 |
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 第20页 |
六 《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我国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34页 |
第一节 案外人执行异议前置程序效率较低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案外人执行异议审理范围难以界定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案外人执行异议与案外人申请再审范围容易混淆 | 第26-28页 |
第四节 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对于复杂案件缺少变通机制 | 第28-30页 |
第五节 执行异议程序与执行异议之诉程序适用法律难以准确区分 | 第30-34页 |
第四章 我国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的完善 | 第34-42页 |
第一节 提高执行异议程序的效率 | 第34-38页 |
一 完善执行异议程序的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二 完善执行异议程序的考核机制 | 第35-37页 |
三 加大打击滥用执行异议权利的力度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用指导性案例或公报案例明确案外人执行异议裁判规则 | 第38-40页 |
第三节 将调解制度引入案外人执行异议程序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