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送料植毛一体机的创新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论文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2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3 可行性与市场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1.3.1 可行性分析 | 第17页 |
1.3.2 市场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8-19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原植毛机的分析 | 第20-28页 |
2.1 植毛机的构成 | 第20-22页 |
2.2 送毛机构的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2.3 装夹工作台的结构分析 | 第23页 |
2.4 机构的运动分析求解方法 | 第23-24页 |
2.5 送毛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 | 第24-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新型送毛凸轮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 第28-50页 |
3.1 凸轮机构简介 | 第28-29页 |
3.2 送毛凸轮的选型 | 第29-31页 |
3.3 凸轮与从动件的运动关系 | 第31页 |
3.4 从动件运动规律简介 | 第31-37页 |
3.4.1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 第32-36页 |
3.4.2 组合型运动规律 | 第36-37页 |
3.5 从动件运动规律特性的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3.6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设计准则 | 第38-39页 |
3.7 送毛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设计 | 第39-40页 |
3.8 新型凸轮送毛机构的整体设计 | 第40-41页 |
3.9 新型送毛凸轮的设计与分析 | 第41-48页 |
3.9.1 送毛凸轮从动件运动方程 | 第41-43页 |
3.9.2 送毛凸轮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3.9.3 新型送毛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 第45-46页 |
3.9.4 新型送毛凸轮轮廓的绘制 | 第46-47页 |
3.9.5 新型送毛凸轮的运动仿真分析 | 第47-48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新型装夹工作台的设计与分析 | 第50-63页 |
4.1 工作台的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 第50-53页 |
4.1.1 设计方案比较 | 第51页 |
4.1.2 设计方案确定 | 第51-52页 |
4.1.3 设计相关参数 | 第52-53页 |
4.2 滚珠导轨的确定选型 | 第53页 |
4.3 滚珠丝杠副支承方式选定 | 第53-55页 |
4.4 滚珠丝杠副的计算与选型 | 第55-57页 |
4.4.1 最大动负载计算 | 第55-56页 |
4.4.2 滚珠丝杠副的几何参数计算 | 第56页 |
4.4.3 滚珠丝杠副传动效率计算 | 第56-57页 |
4.4.4 刚度与稳定性验算 | 第57页 |
4.5 伺服电机的计算与选型 | 第57-58页 |
4.6 联轴器的计算与选型 | 第58-59页 |
4.7 装夹工作台的装配与精度分析 | 第59-61页 |
4.7.1 工作台的装配 | 第59-60页 |
4.7.2 工作台的运动精度分析 | 第60-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牙刷柄送料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63-92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送料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63-65页 |
5.2.1 功能要求及适用范围 | 第64页 |
5.2.2 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64-65页 |
5.3 送料系统执行机构设计 | 第65-71页 |
5.3.1 刷柄供料装置 | 第65页 |
5.3.2 上料分拣装置 | 第65-67页 |
5.3.3 调头翻面装置 | 第67-70页 |
5.3.4 抓取转运装置 | 第70-71页 |
5.4 送料系统控制系统设计 | 第71-84页 |
5.4.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71-76页 |
5.4.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76-84页 |
5.5 抓取转运横梁振动测试 | 第84-91页 |
5.5.1 测试仪器与测试方案 | 第85页 |
5.5.2 测试方法选择 | 第85-87页 |
5.5.3 测点布置与测试准备 | 第87-88页 |
5.5.4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88-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1 总结 | 第92-93页 |
2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交流活动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