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叶面喷施6-BA对玉米生殖期光合产物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2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1.3.1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2-13页
        1.3.2 光合产物的分配与产量形成第13-14页
        1.3.3 影响植物体中光合产物分配的因素第14-16页
        1.3.4 营养器官光合产物转运与产量形成第16页
        1.3.5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作物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9页
    2.2 材料及处理第19-20页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0-22页
        2.3.1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第20页
        2.3.2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3.3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第20-21页
        2.3.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1页
        2.3.5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第21-22页
        2.3.6 生物量的测定第22页
        2.3.7 光合产物转运相关参数的计算第22页
        2.3.8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第22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2-2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3-37页
    3.1 玉米叶片光合参数第23-24页
    3.2 玉米穗位叶光合色素含量第24-25页
    3.3 玉米各器官和组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第25-29页
        3.3.1 玉米生殖生长初期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第25-26页
        3.3.2 穗位叶叶片、叶鞘和茎秆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第26-27页
        3.3.3 穗部各器官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第27-28页
        3.3.4 未喷施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第28-29页
    3.4 玉米各器官和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第29-32页
        3.4.1 穗位叶叶片和叶鞘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第29-30页
        3.4.2 穗部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第30-31页
        3.4.3 未喷施叶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第31-32页
    3.5 玉米植株生物量第32-34页
        3.5.1 玉米植株地上生物量总重第32-33页
        3.5.2 玉米植株各器官和组织生物量干重第33-34页
    3.6 各器官和组织光合产物转运第34-35页
    3.7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35-37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37-43页
    4.1 讨论第37-40页
        4.1.1 对玉米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第37页
        4.1.2 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各器官中运输分配的影响第37-38页
        4.1.3 对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4.1.4 对光合产物分配及转运的影响第39-40页
        4.1.5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40页
    4.2 结论第40-43页
参考文献第43-51页
致谢第51-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BA调控冬小麦抗寒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模式的分析及功能探究
下一篇:玉米长链非编码RNA与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