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过渡金属催化X-H键插入反应发展及应用 | 第8-18页 |
1.1.1 过渡金属催化C-H键插入反应发展 | 第10-13页 |
1.1.2 过渡金属催化N-H键插入反应发展 | 第13-15页 |
1.1.3 过渡金属催化O-H键插入反应发展 | 第15-18页 |
1.2 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1.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8页 |
1.2.2 Gaussian程序功能简介 | 第18-19页 |
1.2.3 过渡态理论及获取方法 | 第19-20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Rh(II)与手性磷酸共催化不对称C-H插入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24页 |
2.2 计算方法 | 第2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2.3.1 计算模型 | 第24-26页 |
2.3.2 SPA与Rh_2(TFA)_4共催化苯胺类衍生物的芳基化反应过程 | 第26-30页 |
2.3.3 SPA与Rh_2(OAc)_4共催化芳基化作用 | 第30-32页 |
2.4 结论 | 第32-34页 |
第3章 铜催化丙二酰卡宾吲哚C-H插入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34-49页 |
3.1 引言 | 第34-36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3.3.1 官能化吲哚与受体/受体卡宾之间反应 | 第37-42页 |
3.3.2 功能化吲哚与供体/受体卡宾之间反应 | 第42-46页 |
3.4 结论 | 第46-49页 |
第4章 手性铑(I)-二烯烃化合物催化生成琥珀酸衍生物三组分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49-65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3页 |
4.3.1 自由或者金属配位烯醇与铵叶立德的形成 | 第51-53页 |
4.3.2 自由烯醇与底物NmC-C成键过程 | 第53-58页 |
4.3.3 金属配位烯醇与底物NmC-C成键过程 | 第58-62页 |
4.3.4 HCl与水分子共催化质子迁移反应 | 第62-63页 |
4.4 结论 | 第63-65页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3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