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氮磷分配格局与过程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9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9-17页
        1.2.1 常绿阔叶林生态功能第9-10页
        1.2.2 森林生态系统氮磷循环第10-12页
        1.2.3 竹子扩张现状与后效第12-14页
        1.2.4 毛竹的生理生态习性第14-17页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1 科学问题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毛竹扩张过程中氮磷的生理整合规律第19-39页
    2.1 研究方法第19-23页
        2.1.1 研究区概况第19-22页
        2.1.2 样品采集第22页
        2.1.3 样品分析第22页
        2.1.4 数据处理第22-2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3-33页
        2.2.1 氮的季节动态特征第23-26页
        2.2.2 磷的季节变化特征第26-30页
        2.2.3 氮磷的空间分配格局第30-31页
        2.2.4 氮磷的年龄分配规律第31-33页
    2.3 讨论第33-37页
        2.3.1 氮磷生理整合与毛竹的生长节律第33-35页
        2.3.2 氮磷的向顶性分配特征第35-36页
        2.3.3 器官的功能差异与氮磷分配的异质性第36-37页
        2.3.4 生理整合作用与竹子克隆扩张第37页
    2.4 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毛竹扩张对植物氮磷根际效应的影响第39-5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3.1.1 植物长势的调查第39-40页
        3.1.2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40页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0-4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1-46页
        3.2.1 植物长势和数量第41-42页
        3.2.2 根际氮磷含量第42-46页
        3.2.3 氮磷根际效应第46页
    3.3 讨论第46-50页
        3.3.1 毛竹扩张过程中自身氮磷的根际效应第46-48页
        3.3.2 阔叶树氮磷根际效应对毛竹扩张的响应第48-49页
        3.3.3 氮磷根际效应与植物长势变化关系第49-50页
    3.4 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第51-5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4.1.1 生物量测定第51页
        4.1.2 生产力监测第51-52页
        4.1.3 数据的处理第5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4.2.1 植被生物量第52-53页
        4.2.2 植被生产力第53-54页
    4.3 讨论第54-56页
        4.3.1 毛竹扩张对生物量的影响第54-55页
        4.3.2 生产力对毛竹扩张的响应第55-56页
    4.4 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氮磷循环与分配的影响第57-72页
    5.1 研究方法第57-59页
        5.1.1 样品采集第57-58页
        5.1.2 数据处理第58-59页
        5.1.3 统计分析第5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9-67页
        5.2.1 植物氮磷吸收与积累量第59-61页
        5.2.2 凋落物养分归还与现存第61-64页
        5.2.3 土壤养分矿化与库容量第64-65页
        5.2.4 生态系统养分量与循环第65-67页
        5.2.5 生态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第67页
    5.3 讨论第67-71页
        5.3.1 毛竹扩张会改变常绿阔叶林氮磷的分配格局第67-69页
        5.3.2 毛竹扩张会减慢常绿阔叶林氮磷循环速率第69-70页
        5.3.3 毛竹扩张改变常绿阔叶林氮磷利用效率第70-71页
    5.4 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6页
    6.1 总结第72-74页
    6.2 创新点第74页
    6.3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8页
致谢第88-9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耳其周边外交的特征与演进逻辑
下一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