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其他政治理论问题论文--自由、平等、博爱论文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平等思想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目的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平等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国外对阿玛蒂亚·森平等思想的研究第13-15页
        1.2.2 国内对阿玛蒂亚·森平等思想的研究第15-17页
    1.3 马克思主义考察平等的方法论第17-19页
        1.3.1 历史的方法第18页
        1.3.2 阶级分析的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平等思想形成的背景溯源第19-26页
    2.1 可行能力平等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第19-20页
    2.2 可行能力平等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20-23页
        2.2.1 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福利平等第20-21页
        2.2.2 罗尔斯与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第21-23页
    2.3 可行能力平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第23-26页
        2.3.1 对福利平等的批判第23-24页
        2.3.2 对资源平等的批判第24-26页
第三章 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平等思想的理论主旨第26-37页
    3.1 可行能力的基本内涵第26-29页
        3.1.1 逻辑的起点:人际相异性第26-27页
        3.1.2 关注的焦点:“什么的平等”第27-28页
        3.1.3 衡量的指标:人的实质自由第28-29页
    3.2 可行能力平等的基本内涵第29-31页
        3.2.1 可行能力平等的内涵第29-30页
        3.2.2 可行能力平等的目标第30-31页
    3.3 可行能力平等的理论价值第31-33页
        3.3.1 拓宽了平等理论研究的思路第32页
        3.3.2 对于贫困理论研究的推进第32-33页
    3.4 可行能力平等的实践价值第33-37页
        3.4.1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第34-35页
        3.4.2 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第35-37页
第四章 对“自由等同于可行能力”的批判性考察第37-43页
    4.1 无根的自由:阿玛蒂亚·森所谓的“实质自由”第37-39页
        4.1.1 抽象的政治哲学分析方法第37-38页
        4.1.2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第38-39页
    4.2 真正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第39-43页
        4.2.1 自由存在于一定的阶级社会第39-40页
        4.2.2 历史唯物主义下的自由第40-41页
        4.2.3 自由何以不等同于可行能力第41-43页
第五章 对可行能力平等的批判性考察第43-48页
    5.1 私有制前提下构建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第43-45页
        5.1.1 放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导致的森理论的不彻底性第43-44页
        5.1.2 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导致的理论乌托邦性第44-45页
    5.2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难以实现的诘难第45-48页
        5.2.1 资源不合理分配导致可行能力平等难以实现第45-46页
        5.2.2 社会制度的弊端制约可行能力平等难以实现第46-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55-56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56-57页
附件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布尔塞维克》看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探索
下一篇:沈阳市和平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