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建筑空间理论论文

场地观念的准备—“台”的场地与精神意义探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6-8页
    1.1 从问题到意义第6-7页
    1.2 从对象到方法第7-8页
第二章 台的起源与属性第8-17页
    2.1 台的词源意义第8-9页
    2.2 关于台起源的辨析第9-13页
    2.3 台的定义及其基本形态第13-14页
    2.4 场地属性的浮现第14-17页
第三章 台的特征与形态含义第17-32页
    3.1 认识建构的世界第17-21页
        3.1.1 早期朴素的世界观第17-18页
        3.1.2 中国传统空间形态第18-20页
        3.1.3 “天圆地方”观建构的秩序世界第20-21页
    3.2 场地共同的形态选择——四方第21-27页
        3.2.1 最早的人造场地——丘第21-24页
        3.2.2 观念之前的自然场地——阜与陵第24-25页
        3.2.3 满含情感的“天地”模型——坟墓第25-27页
    3.3 四方造型的意义第27-28页
    3.4 高度语义的转变第28-32页
        3.4.1 从直接高度到相对高度第28-30页
        3.4.2 场地高差关系的延续第30-32页
第四章 台的观测与辨析第32-47页
    4.1 台在文字和绘画中的真实性第32-33页
    4.2 台有上下第33-37页
        4.2.1 台上“超然”的精神属性第33-35页
        4.2.2 台上事件的日常性与纪念性第35-37页
    4.3 台向四方第37-39页
        4.3.1 台建立起的场地秩序第37-38页
        4.3.2 四方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第38-39页
    4.4 台分内外第39-45页
        4.4.1 台建立起一方小世界第39-40页
        4.4.2 人与自然的中介第40-42页
        4.4.3 由外观向内观的转变第42-45页
    4.5 台上承载第45-47页
        4.5.1 台的纪念性第45-46页
        4.5.2 抬升空间的特殊意义第46-47页
第五章 结论第47-48页
参考书目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毕业设计作品照片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方丘陵城市复合型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下一篇:旅游发展影响下的山地传统村落空间再生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