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7-27页 |
1.1 HARRT后HIV/AIDS患者炎症的改变 | 第17-19页 |
1.1.1 艾滋病及其发病机理 | 第17-18页 |
1.1.2 HAART治疗艾滋病概况 | 第18-19页 |
1.1.3 HAART后HIV/AIDS患者的炎症反应 | 第19页 |
1.2 艾可清治疗HIV/AIDS的研究概况 | 第19-24页 |
1.2.1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2.2 艾可清胶囊的组方分析 | 第21-23页 |
1.2.3 艾可清胶囊体外抑制猴免疫缺陷病毒活性试验 | 第23页 |
1.2.4 艾可清胶囊治疗猴艾滋病的实验研究 | 第23页 |
1.2.5 艾可清胶囊治疗HIV/AIDS的临床疗效 | 第23-24页 |
1.3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17的研究概况 | 第24-27页 |
1.3.1 ADAMs的蛋白结构及功能 | 第24页 |
1.3.2 ADAM17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3.3 ADAM17与sCD163的关系 | 第25-26页 |
1.3.4 ADAM17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齐多夫定和替诺福韦对HIV/AIDS患者HAART后炎症的不同影响 | 第27-4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1.3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2.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29页 |
2.2.2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PBMC | 第29-30页 |
2.2.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sCD163和sCD14 | 第30-31页 |
2.2.4 流式细胞术 | 第31页 |
2.2.5 磁珠分选CD14+细胞 | 第31-32页 |
2.2.6 提取RNA | 第32页 |
2.2.7 mRNA逆转录成cDNA | 第32页 |
2.2.8 实时定量PCR(RT-PCR) | 第32-33页 |
2.2.9 统计学方法 | 第3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3-41页 |
2.3.1 HIV感染者的一般特征 | 第33-35页 |
2.3.2 ZDV治疗的病人存在红细胞生成障碍但是血红蛋白相对正常 | 第35-36页 |
2.3.3 在ZDV组,sCD163水平与红细胞生成而不是血红蛋白浓度有关 | 第36-37页 |
2.3.4 NNRTIs(EFV或NVP)对sCD163水平影响不大 | 第37-38页 |
2.3.5 ZDV抑制CD163从CD14++CD16-传统单核细胞脱落 | 第38-40页 |
2.3.6 ZDV组的治疗改变CD14+单核细胞炎症和代谢的表达 | 第40-41页 |
2.4 讨论 | 第41-43页 |
2.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齐多夫定对THP-1细胞ADAM17糖基化的影响 | 第44-5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3.1.1 细胞系 | 第44页 |
3.1.2 实验药物 | 第44页 |
3.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4页 |
3.1.4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44-45页 |
3.1.5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4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3.2.1 细胞培养 | 第45页 |
3.2.2 刺激及药物干预 | 第45页 |
3.2.3 Western Blot检测ADAM17 | 第45-47页 |
3.2.4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ADAM17 | 第47-48页 |
3.2.5 流式细胞术检测ADAM17 | 第48页 |
3.2.6 统计学方法 | 第48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8-51页 |
3.3.1 蛋白印迹分析结果分析 | 第48页 |
3.3.2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3.3 流式细胞术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3.4 讨论 | 第51页 |
3.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艾可清对HIV/AIDS患者HAART后炎症的影响 | 第52-74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2-54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52-53页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53-54页 |
4.1.3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54页 |
4.1.4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5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4.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54页 |
4.2.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 第54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4-71页 |
4.3.1 HIV感染者的一般特征 | 第54-55页 |
4.3.2 两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的比较情况 | 第55-58页 |
4.3.3 两组血糖的比较情况 | 第58-59页 |
4.3.4 两组血脂的比较情况 | 第59-65页 |
4.3.5 两组肝功的比较情况 | 第65-69页 |
4.3.6 两组Cr的比较情况 | 第69-70页 |
4.3.7 两组细胞因子的比较情况 | 第70-71页 |
4.4 讨论 | 第71-73页 |
4.5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艾可清对THP-1细胞ADAM17和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74-80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5.1.1 细胞系 | 第74页 |
5.1.2 实验药物 | 第74页 |
5.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74页 |
5.1.4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74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4-75页 |
5.2.1 细胞培养 | 第74页 |
5.2.2 刺激及药物干预 | 第74-75页 |
5.2.3 提取RNA,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 | 第75页 |
5.2.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因子 | 第75页 |
5.2.5 Western Blot检测ADAM17 | 第75页 |
5.2.6 统计学方法 | 第75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5-79页 |
5.3.1 realtimePCR结果分析 | 第75-78页 |
5.3.2 ELISA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5.3.3 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 第79页 |
5.4 讨论 | 第79页 |
5.5 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0页 |
附录 | 第90-9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93-94页 |
详细摘要 | 第94-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