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感知价值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路线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7页 |
2.1 微信公众平台 | 第20-23页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和类型 | 第20页 |
2.1.2 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研究 | 第20-22页 |
2.1.3 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行为研究 | 第22-23页 |
2.2 用户感知价值 | 第23-27页 |
2.2.1 用户感知价值的内涵 | 第23-24页 |
2.2.2 用户感知价值的维度 | 第24-26页 |
2.2.3 用户感知价值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 态度 | 第27-30页 |
2.3.1 态度的内涵 | 第27-28页 |
2.3.2 态度的维度 | 第28-29页 |
2.3.3 态度的相关研究 | 第29-30页 |
2.4 替代者吸引力 | 第30-31页 |
2.4.1 替代者吸引力的内涵 | 第30-31页 |
2.4.2 替代者吸引力的相关研究 | 第31页 |
2.5 持续使用意向 | 第31-36页 |
2.5.1 持续使用意向的内涵 | 第31-32页 |
2.5.2 持续使用意向的研究模型 | 第32-35页 |
2.5.3 微信公众平台持续使用意向的相关研究 | 第35-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7-51页 |
3.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7-42页 |
3.1.1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7-39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39-42页 |
3.2 量表设计 | 第42-44页 |
3.2.1 感知价值测量指标 | 第43页 |
3.2.2 态度测量指标 | 第43-44页 |
3.2.3 替代者吸引力测量指标 | 第44页 |
3.2.4 持续使用意向测量指标 | 第44页 |
3.3 问卷设计 | 第44页 |
3.4 问卷预测试 | 第44-50页 |
3.4.1 信度分析 | 第45页 |
3.4.2 效度分析 | 第45-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 | 第51-72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1-54页 |
4.1.1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 第51-53页 |
4.1.2 变量均值及标准差分析 | 第53-54页 |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54-60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54-55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55-60页 |
4.3 相关性分析 | 第60-61页 |
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61-65页 |
4.4.1 感知价值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关系假设检验 | 第62-63页 |
4.4.2 感知价值对态度的关系假设检验 | 第63-65页 |
4.4.3 态度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关系假设检验 | 第65页 |
4.5 中介作用分析 | 第65-68页 |
4.6 调节作用分析 | 第68-70页 |
4.7 假设检验结果 | 第70-7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72-78页 |
5.1 研究结果讨论 | 第72-74页 |
5.1.1 感知价值对态度和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 | 第72-73页 |
5.1.2 态度对持续使用意向的影响 | 第73-74页 |
5.1.3 替代者吸引力的调节作用 | 第74页 |
5.2 管理启示 | 第74-77页 |
5.2.1 持续进行内容营销 | 第75页 |
5.2.2 深度运营用户关系 | 第75-76页 |
5.2.3 全面布局社群互动 | 第76页 |
5.2.4 精确洞察用户数据 | 第76-77页 |
5.3 学术理论贡献 | 第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9页 |
附录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