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研究现状 | 第13-27页 |
2.1 物联网设备互联互通规范协议 | 第13-19页 |
2.1.1 IGRS协议 | 第13-15页 |
2.1.2 “e家佳”标准 | 第15-16页 |
2.1.3 DLNA规范 | 第16页 |
2.1.4 UPnP协议 | 第16-17页 |
2.1.5 OCF组织 | 第17-19页 |
2.2 物联网设备统一管理系统应用模型 | 第19-23页 |
2.2.1 基于中间件实现 | 第20-21页 |
2.2.2 基于代理实现 | 第21-23页 |
2.3 常见的多进程调度管理算法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SSDP的物联网设备发现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36页 |
3.1 物联网设备发现协议概述 | 第27-29页 |
3.2 物联网设备模型描述 | 第29-32页 |
3.2.1 通用设备能力模型 | 第30-31页 |
3.2.2 通用设备资源模型 | 第31-32页 |
3.3 系统性能验证及分析 | 第32-35页 |
3.3.1 系统测试指标与环境搭建 | 第33页 |
3.3.2 关于设备发现时间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多进程调度算法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技术的研究 | 第36-55页 |
4.1 物联网网关的功能与技术架构 | 第36-38页 |
4.2 以网关为核心的多终端接入应用系统架构 | 第38-41页 |
4.3 网关多进程调度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9页 |
4.3.1 MPSA算法工作步骤 | 第41-43页 |
4.3.2 MPSA算法中对各个时间片的说明 | 第43-45页 |
4.3.3 网关内置的三个信息库 | 第45-49页 |
4.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4.4.1 实验环境搭建与实验方法说明 | 第49-51页 |
4.4.2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物联网设备发现与管理应用系统的实现 | 第55-82页 |
5.1 系统整体架构 | 第55-56页 |
5.2 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5页 |
5.2.1 数据库服务器 | 第56-58页 |
5.2.2 管理Web服务器 | 第58-62页 |
5.2.3 应用服务器 | 第62-65页 |
5.3 平台侧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65-74页 |
5.3.1 功能架构设计 | 第66-67页 |
5.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第67-70页 |
5.3.3 设备注册模块实现 | 第70-71页 |
5.3.4 设备发现模块实现 | 第71页 |
5.3.5 节点控制模块实现 | 第71-73页 |
5.3.6 配置管理模块实现 | 第73-74页 |
5.4 系统测试 | 第74-80页 |
5.4.1 系统测试环境 | 第75-77页 |
5.4.2 应用系统服务流程验证 | 第77-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87-88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88-89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