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牙凝析油管道蜡沉积及清管周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8页 |
1.2.1 蜡沉积热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3 蜡沉积管道清管周期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英牙凝析油管道基础参数及实验分析 | 第22-32页 |
2.1 英牙凝析油管道基础参数 | 第22-25页 |
2.1.1 管道沿线气象环境参数 | 第22页 |
2.1.2 管道基本结构参数 | 第22-23页 |
2.1.3 管道运行参数 | 第23-25页 |
2.2 英牙油样实验分析 | 第25-31页 |
2.2.1 实验方案 | 第25-27页 |
2.2.2 油样组分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2.2.3 油样粘温曲线实验结果 | 第29-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英牙凝析油析蜡点热力学模型研究 | 第32-59页 |
3.1 差示扫描量热法实验 | 第32-39页 |
3.1.1 实验目的及内容 | 第32页 |
3.1.2 实验原理 | 第32-33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33-35页 |
3.1.4 实验结果 | 第35-39页 |
3.2 重馏分特征化处理 | 第39-49页 |
3.2.1 重馏分拆分方法 | 第39-40页 |
3.2.2 重馏分基础物性计算 | 第40-48页 |
3.2.3 拟组分确定 | 第48-49页 |
3.3 液-固相平衡研究 | 第49-56页 |
3.3.1 状态方程计算 | 第50-53页 |
3.3.2 固相标准态逸度计算 | 第53-54页 |
3.3.3 固相活度系数计算 | 第54-56页 |
3.4 析蜡点计算 | 第56-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59-76页 |
4.1 蜡沉积作用机理 | 第59-61页 |
4.1.1 分子扩散机理 | 第60页 |
4.1.2 油流剪切及老化机理 | 第60-61页 |
4.2 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61-67页 |
4.2.1 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61-64页 |
4.2.2 动力学模型参数计算 | 第64-67页 |
4.3 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 | 第67-75页 |
4.3.1 沿线结蜡层厚度计算结果 | 第68-69页 |
4.3.2 不同起点温度下的结蜡情况 | 第69-72页 |
4.3.3 不同输量下的结蜡情况 | 第72-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蜡沉积管道清管周期预测 | 第76-88页 |
5.1 基于管道效率的清管周期确定方法 | 第76-79页 |
5.1.1 计算模型 | 第76-78页 |
5.1.2 实例计算 | 第78-79页 |
5.2 基于经济的清管周期确定方法 | 第79-85页 |
5.2.1 计算模型 | 第79-83页 |
5.2.2 实例计算 | 第83-85页 |
5.3 清管周期预测结果 | 第85-87页 |
5.3.1 效率清管周期计算结果 | 第85-86页 |
5.3.2 经济清管周期计算结果 | 第86页 |
5.3.3 最终清管周期确定 | 第86-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8-90页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6.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