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人散后》漫画语言特色形成的渊源关系 | 第8-12页 |
| 1.1 《人散后》创作时代的社会面貌 | 第8页 |
| 1.2 《人散后》创作时期的文化概况 | 第8-9页 |
| 1.3 传统绘画与写生基础 | 第9页 |
| 1.4 良师之教 | 第9-10页 |
| 1.5 日本漫画的影响 | 第10-11页 |
| 1.6 海派的文化环境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人散后》的文人画意 | 第12-13页 |
| 2.1 根植于书法的线条表现 | 第12页 |
| 2.2 清淡的渲染 | 第12-13页 |
| 2.3 诗书画印的巧妙配合 | 第13页 |
| 第三章 《人散后》的诗性内涵 | 第13-15页 |
| 3.1 古诗新画的主题 | 第13-15页 |
| 3.1.1 从“讽刺漫画”到“诗性漫画” | 第13-14页 |
| 3.1.2 借古开今的生活题材 | 第14页 |
| 3.1.3 带“核”的小诗 | 第14-15页 |
| 第四章 诗性思维的表现 | 第15-18页 |
| 4.1 和静为本的构图 | 第15页 |
| 4.2 简洁传神的造型 | 第15-16页 |
| 4.3 “新生活”的韵味 | 第16-18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 专业能力展示 | 第20-24页 |
| 致谢 |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