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中文部分 | 第6-31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一、“复制”的定义 | 第7-9页 |
| 1.1 模仿 | 第7-8页 |
| 1.2 复制 | 第8-9页 |
| 二、丢勒 | 第9-14页 |
| 2.1 独立艺术家 | 第9-11页 |
| 2.2 原样品 | 第11-12页 |
| 2.3 气氛 | 第12-14页 |
| 三、沃霍尔 | 第14-17页 |
| 3.1 工厂 | 第14-15页 |
| 3.2 《理解媒介》 | 第15-16页 |
| 3.3 《布里洛盒子》 | 第16-17页 |
| 四、克洛塞 | 第17-20页 |
| 4.1 照相写实主义 | 第17-18页 |
| 4.2 过程 | 第18-19页 |
| 4.3 《基思》 | 第19-20页 |
| 结论 | 第20-22页 |
| 专业能力展示 | 第22-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 英文部分 | 第31-47页 |
| Introduction | 第32-33页 |
| 1- Defining the Copy | 第33-34页 |
| 1.1 Mimesis | 第33-34页 |
| 1.2 Copy | 第34页 |
| 2- Dürer | 第34-38页 |
| 2.1 The independent artist | 第34-35页 |
| 2.2 The original | 第35-37页 |
| 2.3 The aura | 第37-38页 |
| 3- Warhol | 第38-40页 |
| 3.1 The Factory | 第38-39页 |
| 3.2 Understanding media | 第39页 |
| 3.3 Brillo Box | 第39-40页 |
| 4- Close | 第40-43页 |
| 4.1 The photorealist | 第40-41页 |
| 4.2 The process | 第41-42页 |
| 4.3 Keith | 第42-43页 |
| Conclusions | 第43-45页 |
| Acknowledgements | 第45-46页 |
| Works Cited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