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超分辨率复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2-15页 |
1.2.1 超分辨率复原的相关调研 | 第12-15页 |
1.2.2 目前常用图像超分辨复原方法的局限 | 第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15页 |
1.3.2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光学成像的相关原理分析 | 第17-33页 |
2.1 光学成像过程的机理 | 第17-24页 |
2.1.1 薄透镜的相位变换及其物理意义 | 第17-19页 |
2.1.2 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 第19-22页 |
2.1.3 透镜口径及物距对成像的影响 | 第22-24页 |
2.2 光学系统的传递函数 | 第24-27页 |
2.2.1 相干传递函数(CTF) | 第24-25页 |
2.2.2 光学传递函数(OTF) | 第25-27页 |
2.3 物体由不同空间频率信息组合的原理 | 第27-32页 |
2.3.1 正弦光栅成像的讨论 | 第27-31页 |
2.3.2 阿贝成像的过程及原理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关于超分辨率复原的方法讨论 | 第33-46页 |
3.1 对一维矩形光栅成像的仿真分析 | 第33-39页 |
3.1.1 仿真实现原理及过程 | 第33-35页 |
3.1.2 成像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3.2 超分辨率复原的新思路 | 第39-42页 |
3.2.1 一维矩形光栅成像超分辨率复原的实现思路 | 第39-41页 |
3.2.2 一般输入物成像超分辨率复原的实现思路 | 第41页 |
3.2.3 基于先验信息的复原思路 | 第41-42页 |
3.3 图像的质量评价 | 第42-45页 |
3.3.1 基于像素逼近的评价方法 | 第43页 |
3.3.2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评价方法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波前编码的成像质量提升方法 | 第46-54页 |
4.1 波前编码成像 | 第46-51页 |
4.1.1 波前编码成像扩展景深的原理 | 第46-48页 |
4.1.2 波前编码成像过程仿真 | 第48-51页 |
4.2 波前编码在像素超分辨率成像中的应用 | 第51-53页 |
4.2.1 探测器像元尺寸对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 第51页 |
4.2.2 波前编码成像分辨率提升方法 | 第51-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距离选通技术的成像质量提升方法 | 第54-59页 |
5.1 距离选通成像的基本原理 | 第54-55页 |
5.2 距离选通成像的仿真 | 第55-57页 |
5.3 距离选通成像的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9-60页 |
6.2 研究工作的意义与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