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7-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 1.1.2 巢湖富营养化现状 | 第15-16页 | 
| 1.1.3 国内外蓝藻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7-24页 | 
| 1.2.1 藻蓝蛋白的性质及应用 | 第17-18页 | 
| 1.2.2 藻蓝蛋白提取纯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1.2.3 现存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 第21-22页 | 
| 1.2.4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粗提藻蓝蛋白新工艺 | 第22-24页 | 
| 1.3 课题的提出 | 第24-26页 | 
| 1.3.1 选题依据 | 第24-25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粗提藻蓝蛋白 | 第26-41页 | 
| 2.1 前言 | 第26页 | 
| 2.2 试验部分 | 第26-30页 | 
| 2.2.1 主要试验试剂与设备 | 第26-27页 | 
| 2.2.2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 2.3 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 2.4.1 不同种类与粒径粉末活性炭纯化效果 | 第31-32页 | 
| 2.4.2 单因素试验 | 第32-35页 | 
| 2.4.3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正交试验结果 | 第35-39页 | 
| 2.5 结论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超滤法纯化藻蓝蛋白 | 第41-52页 | 
| 3.1 前言 | 第41页 | 
| 3.2 试验部分 | 第41-44页 | 
| 3.2.1 主要试验设备 | 第41-42页 | 
| 3.2.2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 3.3 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 3.4.1 截留分子量选择 | 第45页 | 
| 3.4.2 单因素试验 | 第45-47页 | 
| 3.4.3 超滤法处理正交试验结果 | 第47-51页 | 
| 3.5 结论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柱层析法纯化藻蓝蛋白 | 第52-61页 | 
| 4.1 前言 | 第52-53页 | 
| 4.2 试验部分 | 第53-54页 | 
| 4.2.1 主要试验试剂与设备 | 第53页 | 
| 4.2.2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 4.3 分析方法 | 第54-55页 |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 4.4.1 单因素试验 | 第55-56页 | 
| 4.4.2 粉末活性炭法联合HA柱层析法的试验结果 | 第56-58页 | 
| 4.4.3 粉末活性炭—柱层析联合工艺光谱分析 | 第58-59页 | 
| 4.5 结论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 5.2 建议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