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4页 |
1.2.1 各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介绍 | 第11-13页 |
1.2.2 TSP系统的优势 | 第13页 |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主要成果 | 第14-15页 |
第2章 TSP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理论基础及工作原理 | 第15-23页 |
2.1 岩石的弹性参数 | 第15-16页 |
2.2 TSP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3 TSP地震负视速度法原理 | 第17-18页 |
2.4 TSP超前预报探测系统的建立 | 第18-22页 |
2.4.1 TSP探测系统的主要组成 | 第18-19页 |
2.4.2 TSP探测的观测系统 | 第19-20页 |
2.4.3 TSP探测的数据采集方式 | 第20-21页 |
2.4.4 环境噪声干扰检测 | 第21页 |
2.4.5 TSP现场作业流程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TSP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数据处理流程 | 第23-45页 |
3.1 建立观测系统 | 第23-25页 |
3.2 数据设置 | 第25-27页 |
3.2.1 原始数据长度的处理 | 第25页 |
3.2.2 归零初始化 | 第25-26页 |
3.2.3 平均振幅谱 | 第26-27页 |
3.3 带通滤波 | 第27-33页 |
3.3.1 滤波原理 | 第27-28页 |
3.3.2 理想带通滤波器 | 第28-29页 |
3.3.3 实用的带通数字滤波器 | 第29-33页 |
3.4 直达波初至拾取 | 第33页 |
3.5 S波初至拾取 | 第33-34页 |
3.6 炮能量均衡 | 第34-35页 |
3.7 Q-评估 | 第35-36页 |
3.8 反射波的提取 | 第36-38页 |
3.8.1 线性Radon变换 | 第36-37页 |
3.8.2 Q-放大器 | 第37-38页 |
3.9 纵横波分离 | 第38-39页 |
3.10 速度分析 | 第39-42页 |
3.10.1 建立速度模型 | 第39-40页 |
3.10.2 计算旅行时间 | 第40页 |
3.10.3 偏移 | 第40-42页 |
3.10.4 速率拾取 | 第42页 |
3.11 深度偏移 | 第42-43页 |
3.12 反射层提取 | 第43-44页 |
3.1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隧道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第45-75页 |
4.1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的原理 | 第45-52页 |
4.1.1 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 第46-48页 |
4.1.2 速度-应力波动方程 | 第48-49页 |
4.1.3 时间及空间上的差分近似 | 第49-52页 |
4.2 TSP二维正演模拟研究 | 第52-59页 |
4.2.1 TSP隧道超前预报观测系统的叙述 | 第52-53页 |
4.2.2 人工边界的处理方式 | 第53页 |
4.2.3 自由边界的处理方式 | 第53-57页 |
4.2.4 TSP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模拟研究流程 | 第57-59页 |
4.3 三维隧道模型的自由边界处理 | 第59-62页 |
4.4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TSP三维正演模拟 | 第62-73页 |
4.4.1 断层模型 | 第63-69页 |
4.4.2 岩溶模型 | 第69-71页 |
4.4.3 反演模拟结果对比 | 第71-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5章 工程实例 | 第75-82页 |
5.1 TSP对断层破碎带的探测 | 第75-78页 |
5.1.1 工程实例一 | 第75-76页 |
5.1.2 工程实例二 | 第76-78页 |
5.2 TSP对岩溶的探测 | 第78-81页 |
5.2.1 工程实例三 | 第78-79页 |
5.2.2 工程实例四 | 第79-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常见不良地质条件下的TSP响应特征和解译标志 | 第82-84页 |
6.1 TSP响应特征 | 第82页 |
6.2 TSP解译标志 | 第82-8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