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1 海绵城市 | 第11页 |
1.1.1 海绵城市的概念 | 第11页 |
1.1.2 海绵城市的技术措施类型与应用类型 | 第11页 |
1.2 生物滞留技术 | 第11-15页 |
1.2.1 生物滞留技术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2 生物滞留设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生物滞留设施的分类及其应用类型 | 第13页 |
1.2.4 生物滞留设施在道路径流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2 引言 | 第15-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16页 |
3.1.2 覆盖物材料 | 第16页 |
3.1.3 生物滞留系统的构建 | 第16-17页 |
3.2 模拟道路径流 | 第17-19页 |
3.2.1 确定模拟道路径流量的水量 | 第17-18页 |
3.2.2 确定模拟道路径流量的水质 | 第18-19页 |
3.3 试验设计与测定 | 第19-25页 |
3.3.1 植物耐涝能力的试验设计与测定 | 第19-20页 |
3.3.2 植物耐旱能力的试验设计与测定 | 第20-21页 |
3.3.3 对模拟道路径流水量滞留能力的试验设计与测定 | 第21-22页 |
3.3.4 对模拟道路径流水量控制效能的试验设计与测定 | 第22-23页 |
3.3.5 对模拟道路径流水质控制效能的试验设计与测定 | 第23-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83页 |
4.1 植物的耐涝能力研究 | 第25-33页 |
4.1.1 不同植物单一栽植与组合栽植的耐涝能力研究 | 第25-28页 |
4.1.2 加覆盖物前后的植物的耐涝能力比较研究 | 第28-33页 |
4.2 植物的耐旱能力研究 | 第33-43页 |
4.2.1 不同植物单一栽植与组合栽植的耐旱能力比较研究 | 第33-36页 |
4.2.2 加覆盖物前后植物的耐旱能力比较研究 | 第36-43页 |
4.3 生物滞留系统对模拟道路径流水量的滞留能力研究 | 第43-56页 |
4.3.1 不同植物单一栽植与组合栽植的滞留时间 | 第43-50页 |
4.3.2 不同植物单一栽植与组合栽植滞留时间的比较研究 | 第50-51页 |
4.3.3 不同植物单一栽植与组合栽植滞留量的比较研究 | 第51-56页 |
4.4 对模拟道路径流水量控制效能的比较研究 | 第56-65页 |
4.4.1 生物滞留系统在加覆盖物前后的系统出水量 | 第56-58页 |
4.4.2 生物滞留系统在加覆盖物前后的系统出水水流动态 | 第58-61页 |
4.4.3 对模拟道路径流的径流洪峰流量与径流洪峰位置的控制研究 | 第61-65页 |
4.5 生物滞留系统对模拟道路径流水质的控制研究 | 第65-83页 |
4.5.1 不同植物单一栽植与组合栽植对总氮的净化能力 | 第66-71页 |
4.5.2 不同植物单一栽植与组合栽植对总磷的净化能力研究 | 第71-77页 |
4.5.3 不同植物单一栽植与组合栽植对化学需氧量的净化能力 | 第77-8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83-87页 |
5.1 结论 | 第83-84页 |
5.2 讨论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