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的艺术经济活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第9-14页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第14-17页 |
第一章“珠山八友”的历史机遇 | 第17-58页 |
第一节“珠山八友”的概述 | 第18-32页 |
一、“珠山八友”的成员 | 第18-24页 |
1、“八友”十人 | 第18-21页 |
2、“珠山八友”的身份 | 第21-24页 |
二、“珠山八友”的结社 | 第24-32页 |
1、结社的前奏 | 第25-27页 |
2、结社的高潮 | 第27-31页 |
3、结社的续曲 | 第31-32页 |
第二节“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 | 第32-44页 |
一、“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的交往 | 第32-35页 |
1、上海的崛起及与景德镇的交流 | 第32-34页 |
2、“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画家的交往 | 第34-35页 |
二、“海上画派”对“珠山八友”作品艺术面貌的影响 | 第35-40页 |
1、作为群体的观照 | 第35-38页 |
2、作为个体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三、“海上画派”对“珠山八友”作品市场经营的影响 | 第40-44页 |
1、“海上画派”的商业经营 | 第41-43页 |
2、“珠山八友”受到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三节“珠山八友”活动时期的景德镇 | 第44-58页 |
一、清末民初的陶瓷绘画技术 | 第44-52页 |
1、明清时期取得的成就 | 第46-50页 |
2、清末民初的彩瓷技术 | 第50-52页 |
二、清末民初的景德镇陶瓷商业 | 第52-58页 |
1、景德镇陶瓷商业传统 | 第52-55页 |
2、清末民初的商业状况 | 第55-58页 |
第二章“珠山八友”作品的制作及管理 | 第58-81页 |
第一节 作品制作的流程 | 第58-65页 |
一、准备工作 | 第59-61页 |
二、制作过程 | 第61-65页 |
第二节 作品制作过程的管理 | 第65-72页 |
一、个人制作过程的管理 | 第66-69页 |
二、配樘创作过程的管理 | 第69-72页 |
第三节 作品制作过程中的经济因素考量 | 第72-81页 |
一、专业的分工 | 第72-75页 |
二、无名的填色师傅 | 第75-77页 |
三、创新的含金量 | 第77-81页 |
第三章“珠山八友”作品市场分析 | 第81-103页 |
第一节 作品销售模式与渠道分析 | 第81-93页 |
一、新式“红店” | 第81-84页 |
二、订制的多样 | 第84-87页 |
1、配樘或配画作品的订制 | 第85-86页 |
2、个人作品的订制 | 第86-87页 |
三、中间商的代理 | 第87-89页 |
四、展览与参赛 | 第89-92页 |
五、社团组织 | 第92-93页 |
第二节 作品购藏者分析 | 第93-103页 |
一、购藏者的身份与需求 | 第94-101页 |
1、购藏者身份 | 第94-97页 |
2、购藏者的需求 | 第97-101页 |
二、“珠山八友”与购藏者的关系 | 第101-103页 |
1、与中间商的关系 | 第101-102页 |
2、与最终消费者的关系 | 第102-103页 |
第四章“珠山八友”作品的成本与价格分析 | 第103-145页 |
第一节“珠山八友”作品的特征与成本 | 第103-119页 |
一、作品的艺术特征 | 第103-106页 |
二、作品的商业特征 | 第106-111页 |
1、题材内容的选择 | 第106-108页 |
2、相似的画面 | 第108-111页 |
三、作品成本分析 | 第111-119页 |
第二节、“珠山八友”作品的价格分析 | 第119-145页 |
一、“珠山八友”作品价格形成分析 | 第119-131页 |
1、艺术生产阶段的生产价格 | 第119-125页 |
2、流通领域的价格变化 | 第125-131页 |
二、“珠山八友”作品价格及销售情况比较 | 第131-145页 |
1、“珠山八友”作品生产价格与销售比较 | 第131-134页 |
2、流通领域中的“珠山八友”作品价格比较 | 第134-145页 |
第五章 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的影响 | 第145-170页 |
第一节“珠山八友”的生活境遇 | 第145-158页 |
一、“珠山八友”的经济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145-150页 |
1、经济收入 | 第145-146页 |
2、房产 | 第146-147页 |
3、生活状况 | 第147-150页 |
二、“珠山八友”与陶瓷各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比较 | 第150-152页 |
三、相关社会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生活的影响 | 第152-158页 |
1、瓷业行帮与习惯的影响 | 第152-154页 |
2、税收的影响 | 第154-155页 |
3、货币贬值的影响 | 第155-158页 |
第二节 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影响 | 第158-166页 |
一、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积极影响 | 第158-163页 |
1、经济因素对于艺术创作的促进 | 第158-160页 |
2、艺术市场对于艺术作品的传播 | 第160-163页 |
二、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消极影响 | 第163-166页 |
1、市场效益对“珠山八友”艺术创作的诱惑 | 第163-165页 |
2、购藏者对“珠山八友”艺术创作的干预 | 第165-166页 |
第三节“珠山八友”在陶瓷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 | 第166-170页 |
一、艺术生产阶段的市场地位 | 第166-167页 |
二、流通领域的市场影响 | 第167-170页 |
结语 | 第170-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76页 |
附录一:“珠山八友”相关人员访谈记录 | 第176-196页 |
附录二:论文中引用部分的图片 | 第196-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