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MARs的发展历史 | 第11页 |
1.2 MARs的分类 | 第11-12页 |
1.3 MARs的吸附分离原理及其成孔技术 | 第12-13页 |
1.3.1 MARs的吸附分离原理 | 第12页 |
1.3.2 MARs的成孔技术 | 第12-13页 |
1.4 MARs在提取分离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方面的应用 | 第13-14页 |
1.4.1 MARs对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 | 第13页 |
1.4.2 MARs对天然甜味剂的提取分离 | 第13-14页 |
1.4.3 MARs对多酚的提取分离 | 第14页 |
1.5 MARs吸附过程的研究 | 第14-19页 |
1.5.1 MARs吸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 第14-16页 |
1.5.2 MARs吸附热力学过程的研究 | 第16-18页 |
1.5.3 动态吸附过程的研究 | 第18-19页 |
1.6 MARs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6.1 MARs的功能基化修饰 | 第19页 |
1.6.2 超高交联MARs的研究 | 第19-20页 |
1.7 其它多孔材料的介绍 | 第20页 |
1.8 MARs分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1.9 本学位论文的工作设想 | 第21-22页 |
第2章 MARs技术分离制备白柳皮中水杨苷的研究 | 第22-4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实验材料以及仪器设备 | 第22-24页 |
2.2.1 实验材料试剂 | 第22-23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4-26页 |
2.3.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24页 |
2.3.2 水杨苷的HPLC分析方法 | 第24页 |
2.3.3 静态吸附/解吸附实验筛选MARs | 第24-25页 |
2.3.4 最优MARs的结构表征 | 第25页 |
2.3.5 吸附/解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25-26页 |
2.3.6 吸附等温线以及热力学实验 | 第26页 |
2.3.7 MARs对水杨苷的动态吸附/解吸附工艺研究实验 | 第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46页 |
2.4.1 MARs的筛选 | 第26-28页 |
2.4.2 AUKU-2和AUKJ-1的表征 | 第28页 |
2.4.3 吸附/解吸附动力学 | 第28-34页 |
2.4.4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 | 第34-43页 |
2.4.5 动态吸附/解吸附工艺研究 | 第43-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MARs技术提取分离橄榄苦苷的研究 | 第47-61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材料以及仪器设备 | 第47-49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49-52页 |
3.3.1 橄榄苦苷的HPLC分析方法 | 第49页 |
3.3.2 橄榄苦苷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9页 |
3.3.3 橄榄苦苷提取物在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49-50页 |
3.3.4 MARs含水率的测定 | 第50页 |
3.3.5 静态吸附/解吸附—MARs的筛选 | 第50-51页 |
3.3.6 BNKX-3的表征 | 第51页 |
3.3.7 吸附/解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51页 |
3.3.8 吸附等温线 | 第51页 |
3.3.9 不同解吸液对解吸结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3.4.1 静态吸附/解吸附-MARs的筛选 | 第52-53页 |
3.4.2 BNKX-3的表征 | 第53-54页 |
3.4.3 吸附/解吸附动力学 | 第54-58页 |
3.4.4 吸附等温线 | 第58页 |
3.4.5 不同解吸液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