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卫匡国《鞑靼战纪》对塞特尔《鞑靼中国之征服》的影响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一、写作缘起第11-12页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第12-13页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第13-15页
        3.1 影响研究方法论的应用第14页
        3.2 纵横向的扩展研究第14-15页
第二章 《鞑靼战纪》的文本内容和影响第15-25页
    一、卫匡国的生平和著作第15-18页
        1.1 初次来华第15页
        1.2 奉命重返欧洲第15-16页
        1.3 再次来华第16-17页
        1.4 学术成就第17-18页
    二、《鞑靼战纪》的文本内容和版本第18-22页
    三、对17世纪英国戏剧的影响第22-25页
第三章 与塞特尔《鞑靼中国之征服》比较研究第25-45页
    一、社会结构第27-29页
    二、文学结构第29-37页
        2.1 《鞑靼战纪》英译本的文学性第29-33页
        2.2 《鞑靼中国之征服》的文学性第33-37页
    三、心理结构第37-45页
        3.1 卫匡国的他者视角和西方心理第37-42页
        3.2 塞特尔笔下的中国战事与西方爱情第42-45页
结语第45-47页
附录一: 中国关于《鞑靼战纪》17世纪出版的各版本馆藏表第47-52页
附录二: 《鞑靼战纪》各版本书影第52-57页
    2.1 1654年拉丁文本书影第52-53页
    2.2 1654年英文译本书影第53-54页
    2.3 1655年荷兰文译本书影第54-55页
    2.4 1654年德文译本书影第55-56页
    2.5 1654年意大利文译本书影第56-57页
附录三: 《鞑靼中国之征服》书影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利桑德罗·巴里科小说中的“时间”书写
下一篇:托卡列娃作品中的悲剧性元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