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TiO2基异质结构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8页
    第一节 TiO_2材料第16-28页
        1.1.1 引言第16页
        1.1.2 晶体结构第16-18页
        1.1.3 颗粒生长机理第18-19页
        1.1.4 合成方法第19-21页
            1.1.4.1 固相法制备第19-20页
            1.1.4.2 气相法制备第20页
            1.1.4.3 液相法制备第20-21页
        1.1.5 性质研究第21-28页
            1.1.5.1 微结构调控第21-23页
            1.1.5.2 相组成控制第23-25页
            1.1.5.3 缺陷诱导第25-28页
    第二节 TiO_2基异质结构第28-37页
        1.2.1 异质结构类型第28-31页
            1.2.1.1 与贵金属复合第28-29页
            1.2.1.2 与石墨稀复合第29-30页
            1.2.1.3 与半导体材料复合第30-31页
        1.2.2 应用研究第31-37页
            1.2.2.1 光催化应用第31-33页
            1.2.2.2 锂离子电池应用第33-35页
            1.2.2.3 气体传感应用第35-37页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8页
第二章 实验所用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第48-52页
    2.1 实验试剂第48-49页
    2.2 实验仪器第49页
    2.3 表征手段第49-52页
第三章 TiO_2材料的微结构、相组成及缺陷研究第52-94页
    第一节 微结构调控:化学诱导自组装控制合成TiO_2空心球第52-66页
        3.1.1 引言第52-53页
        3.1.2 实验部分第53-55页
            3.1.2.1 TiO_2空心球的制备第53-54页
            3.1.2.2 对照实验第54页
            3.1.2.3 TiO_2空心球表面净化处理第54页
            3.1.2.4 TiO_2@Pt的制备第54-55页
            3.1.2.5 光催化测试第55页
            3.1.2.6 光催化水分解测试第55页
        3.1.3 结果与讨论第55-65页
            3.1.3.1 TiO_2空心球的制备第55-62页
            3.1.3.2 TiO_2空心球的尺寸可控性研究第62页
            3.1.3.3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第62-63页
            3.1.3.4 TiO_2球体表面净化处理研究第63-64页
            3.1.3.5 光催化性质研究第64-65页
        3.1.4 本节结论第65-66页
    第二节 相组成控制:锐钛矿/金红石TiO_2空心盒子第66-78页
        3.2.1 引言第66-67页
        3.2.2 实验部分第67-68页
            3.2.2.1 CaTiO_3微米立方块前驱体的制备第67页
            3.2.2.2 TiO_2空心分层级盒子的制备第67页
            3.2.2.3 对比实验第67页
            3.2.2.4 光催化测试第67页
            3.2.2.5 光电化学测试第67-68页
        3.2.3 结果与讨论第68-76页
            3.2.3.1 形貌与结构表征第68-69页
            3.2.3.2 相组成与表面元素分析第69-71页
            3.2.3.3 TiO_2分层级中空结构的形成机理第71-72页
            3.2.3.4 样品表面成分及内部孔隙分析第72-73页
            3.2.3.5 光电化学性质表征第73-74页
            3.2.3.6 光催化性质研究第74-76页
        3.2.4 本节结论第76-78页
    第三节 缺陷诱导:Ti~(3+)掺杂片状TiO_2-B球第78-86页
        3.3.1 引言第78页
        3.3.2 实验部分第78-79页
            3.3.3.1 TiO_2-B纳米结构的制备第78-79页
            3.3.3.2 TiO_2-B样品表面缺陷处理第79页
            3.3.3.3 光催化测试第79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79-85页
            3.3.3.1 样品形貌表征第79-81页
            3.3.3.2 表面化学状态及成分分析第81-83页
            3.3.3.3 表面缺陷状态分析第83-85页
        3.3.4 本节结论第85-86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第四章 Ag/TiO_2纳米线及rGO/TiO_2异质结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第94-146页
    第一节 AgNW@TiO_2珠链状异质结第94-106页
        4.1.1 引言第94-95页
        4.1.2 实验部分第95-97页
            4.1.2.1 AgNWs的合成第95页
            4.1.2.2 珠链状AgNW@TiO_2异质结构的制备第95-96页
            4.1.2.3 对比实验第96页
            4.1.2.4 光催化测试第96-97页
        4.1.3 结果与讨论第97-104页
            4.1.3.1 珠链状AgNW@TiO_2异质结构的制备第97-102页
            4.1.3.2 AgNW@TiO_2异质结构光催化性质研究第102-104页
            4.1.3.3 AgNW@TiO_2异质结构光催化机理第104页
        4.1.4 本节结论第104-106页
    第二节 AgNW@TiO_2形貌调控及光催化性质研究第106-120页
        4.2.1 引言第106-107页
        4.2.2 实验部分第107页
            4.2.2.1 样品制备第107页
            4.2.2.2 光催化测试第107页
            4.2.2.3 光电化学测试第107页
        4.2.3 结果与讨论第107-118页
            4.2.3.1 三种不同形貌AgNW@TiO_2结构制备第107-114页
            4.2.3.2 样品的光催化性质研究第114-118页
        4.2.4 本节结论第118-120页
    第三节 rGO/TiO_2-B/W_(18)O_(49)片状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质第120-136页
        4.3.1 引言第120-121页
        4.3.2 实验部分第121-122页
            4.3.2.1 GO和rGO的制备第121页
            4.3.2.2 rGO/TiO_2-B超薄纳米片的制备第121页
            4.3.2.3 rGO/TiO_2-B超薄纳米片/W_(18)O_(49)纳米线的制备第121页
            4.3.2.4 rGO/W_(18)O_(49)纳米线的制备第121-122页
            4.3.2.5 TiO_2-B/W_(18)O_(49)纳米线的制备第122页
            4.3.2.6 光催化测试第122页
            4.3.2.7 光电化学测试第122页
        4.3.3 结果与讨论第122-134页
            4.3.3.1 制备方法第122-129页
            4.3.3.2 光催化性质研究第129-132页
            4.3.3.3 Z型光催化机理研究第132-134页
        4.3.4 本节结论第134-136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6页
第五章 SnO_2修饰TiO_2材料异质结构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第146-188页
    5.1 引言第146-147页
    5.2 实验部分第147-149页
        5.2.1 CaTiO_3和CaTiO_3-Sn前驱体的制备第147-148页
        5.2.2 TiO_2和TiO_2@SnO_2样品的制备第148页
        5.2.3 光催化测试第148页
        5.2.4 光电化学测试第148页
        5.2.5 电化学测试第148-149页
        5.2.6 气体传感测试第14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49-174页
        5.3.1 样品的形成机理及组成、结构分析第149-159页
            5.3.1.1 空心杨梅状TiO_2@SnO_2分层结构的制备第149-154页
            5.3.1.2 TiO_2@SnO_2样品的相组成分析第154-157页
            5.3.1.3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第157-158页
            5.3.1.4 TiO_2@SnO_2样品的光学和光电性能第158-159页
        5.3.2 TiO_2@SnO_2样品的光催化性质研究第159-162页
        5.3.3 Li离子存储性质研究第162-168页
        5.3.4 气体传感性质研究第168-174页
    5.4 本节结论第174-175页
    本章小结第175-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88-192页
    总结第188-190页
    展望第190-192页
致谢第192-194页
附录第194-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亲性星形大分子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可见光引发可控活性聚合固定化酶与包覆细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