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关系问题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S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8-9页
        1.2.2 实践意义第9页
    1.3 研究设计第9-11页
        1.3.1 研究思路第9-10页
        1.3.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1-16页
    2.1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及综述第11-13页
        2.1.1 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研究第11页
        2.1.2 留守妇女家庭关系研究第11-13页
    2.2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及综述第13-14页
    2.3 文献评述第14页
    2.4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6页
        2.4.1 农村留守妇女第14页
        2.4.2 家庭关系第14-16页
第三章 S村留守妇女家庭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6-24页
    3.1 S村留守妇女的家庭概况第16-18页
        3.1.1 家庭经济状况第16页
        3.1.2 文化水平现状第16-17页
        3.1.3 家庭关系现状第17-18页
    3.2 S村留守妇女家庭关系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3.2.1 夫妻分隔两地,缺乏安全感第19页
        3.2.2 教育子女方式不当,亲子关系疏远第19-20页
        3.2.3 婆媳关系恶化,沟通困难第20页
    3.3 S村留守妇女家庭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0-21页
        3.3.1 夫妻长期远距离分离,情感交流匮乏第20-21页
        3.3.2 文化教育程度低,缺乏沟通技巧第21页
        3.3.3 经济收入低,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第21页
    3.4 S村留守妇女家庭关系的需求分析第21-24页
        3.4.1 夫妻情感互动的需求第22页
        3.4.2 提高沟通技巧的需求第22页
        3.4.3 满足就业,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第22-24页
第四章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的实务过程与评估第24-38页
    4.1 接案准备阶段第24-26页
        4.1.1 案主基本资料第24-25页
        4.1.2 收集资料与问题预估第25-26页
        4.1.3 确定服务目标第26页
    4.2 个案工作介入阶段第26-36页
        4.2.1 建立专业关系第26-27页
        4.2.2 介入服务过程第27-36页
    4.3 个案评估阶段第36-37页
        4.3.1 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第36页
        4.3.2 案主改变情况第36-37页
    4.4 个案结案阶段第37-38页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妇女家庭关系问题的总结与建议第38-41页
    5.1 总结第38-39页
        5.1.1 农村留守妇女主动沟通意识薄弱,有待进一步提高第38页
        5.1.2 社会工作者介入程度尚浅,专业技巧不足第38-39页
        5.1.3 缺乏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认可,信任感有待提升第39页
    5.2 建议第39-41页
        5.2.1 培养农村留守妇女主动沟通意识,加强自我发展能力第39页
        5.2.2 构建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减轻农村留守妇女负担第39-40页
        5.2.3 加强农村社工专业化机构建设,探索专业化发展第40页
        5.2.4 政府完善相关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A第43-45页
附录B第45-47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工作介入老年公寓的老人精神需求问题研究--以天津市Y老年公寓为例
下一篇:农村丧偶老年女性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以江苏省黄埭镇C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