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与转矩脉动机理及优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齿槽转矩优化方案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转矩脉动优化方案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第13-16页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机理第16-30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永磁电机的分类第16-17页
    2.3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17-20页
    2.4 永磁电机齿槽转矩与转矩脉动产生机理第20-23页
        2.4.1 齿槽转矩产生机理第20-22页
        2.4.2 转矩脉动产生机理与定义第22-23页
    2.5 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的分析方法第23-28页
        2.5.1 齿槽转矩分析方法第23-27页
        2.5.2 转矩脉动分析方法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优化研究第30-45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齿槽转矩优化方案第30-33页
        3.2.1 槽极配合优化第30-32页
        3.2.2 极弧系数优化第32-33页
        3.2.3 转子磁钢结构系数选择第33页
    3.3 带载情况下的齿槽转矩变化第33-39页
    3.4 带载情况下齿槽转矩优化研究第39-44页
        3.4.1 槽口宽度优化第39-41页
        3.4.2 转子开槽优化第41-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有限元模型设计第45-53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有限元法介绍第45-47页
        4.2.1 仿真软件介绍第45-46页
        4.2.2 二维电磁场基本理论第46-47页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7-49页
    4.4 有限元模型后处理第49-52页
        4.4.1 气隙磁密磁场分析第49页
        4.4.2 空载漏磁系数第49-50页
        4.4.3 空载反电动势第50-52页
        4.4.4 瞬态场分析第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与转矩脉动实验验证第53-63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实验平台介绍第53-59页
        5.2.1 实验平台第53-54页
        5.2.2 样机驱动平台第54-55页
        5.2.3 硬件平台设计第55-59页
    5.3 样机介绍第59页
    5.4 样机实验结果第59-62页
        5.4.1 齿槽转矩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第60-61页
        5.4.2 转矩脉动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第61-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4页
    6.1 全文总结第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替极轮毂电机基础电磁理论及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微网中储能单元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