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2-2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述评第15-25页
        1.2.1 外资与粮食安全研究述评第15-16页
        1.2.2 产业控制力理论研究述评第16-20页
        1.2.3 经济学三维分析方法述评第20-23页
        1.2.4 本文研究视角及概念界定第23-25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25-27页
        1.3.1 研究思路第25页
        1.3.2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3.3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27-29页
        1.4.1 本文的创新第27-28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28-29页
2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基本概念及地位第29-50页
    2.1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概念第29-39页
        2.1.1 粮食产业的分类和属性第29-31页
        2.1.2 识别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必要性第31-35页
        2.1.3 识别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标准第35-37页
        2.1.4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内涵及外延第37-39页
    2.2 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概念第39-45页
        2.2.1 粮食产品的分类和属性第39-40页
        2.2.2 识别战略性粮食产品的必要性第40-42页
        2.2.3 识别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标准第42页
        2.2.4 战略性粮食产品的内涵及外延第42-45页
    2.3 战略性粮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45-48页
        2.3.1 保障粮食产业安全的关键产业第45-46页
        2.3.2 促进饮食结构升级的支撑产业第46页
        2.3.3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第46-48页
    2.4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发展前景第48-50页
        2.4.1 未来的机遇第48页
        2.4.2 面临的挑战第48-50页
3 产业控制力理论的扩展第50-72页
    3.1 产业控制力概念的扩展第50-55页
        3.1.1 产业控制力内涵的扩展第50-52页
        3.1.2 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的扩展第52-55页
    3.2 产业控制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第55-64页
        3.2.1 二者之间的比较第55-56页
        3.2.2 产业控制力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第56-59页
        3.2.3 产业控制力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第59-62页
        3.2.4 产业竞争力对产业控制力的影响第62-64页
    3.3 产业控制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第64-66页
        3.3.1 产业控制力的来源第64-65页
        3.3.2 产业控制力的影响因素第65-66页
    3.4 产业控制力研究方法的扩展第66-72页
        3.4.1 三维分析模型的构建第66页
        3.4.2 三维分析模型的实证方法第66-67页
        3.4.3 产业控制力三维分析模型的理论探讨第67-72页
4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环节分析第72-99页
    4.1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构成第72-73页
        4.1.1 粮食产业链的构成第72页
        4.1.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构成第72-73页
    4.2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研发控制力第73-78页
        4.2.1 种子产业第73-75页
        4.2.2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业第75-78页
    4.3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生产控制力第78-81页
        4.3.1 农业第78-80页
        4.3.2 畜牧业第80-81页
    4.4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加工控制力第81-85页
        4.4.1 谷物磨制业第81-82页
        4.4.2 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第82-83页
        4.4.3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第83-84页
        4.4.4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第84-85页
    4.5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流通控制力第85-88页
        4.5.1 粮食批发业第85-87页
        4.5.2 粮食收储业第87-88页
    4.6 产业链维度下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综合评价第88-99页
        4.6.1 内外贸一体化视角下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分析第88-92页
        4.6.2 基于 S-C-P 范式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分析第92-99页
5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历史演化第99-123页
    5.1 1978-1991 年:产业控制力的形成时期第99-102页
        5.1.1 三类产业控制力主体初步形成第99-100页
        5.1.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初步形成第100-102页
        5.1.3 战略性粮食产品进口依存度较低第102页
    5.2 1992-2001 年:产业控制力的成长时期第102-107页
        5.2.1 外资产业控制力的成长期第103-105页
        5.2.2 内资企业的调整第105-107页
    5.3 2002 年至今:产业控制力的加速增长时期第107-114页
        5.3.1 内资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第107-108页
        5.3.2 外资产业控制力的增长和调整第108-110页
        5.3.3 内资粮油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第110-112页
        5.3.4 战略性粮食产品进口规模增速加快第112-114页
    5.4 时间维度下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综合评价第114-123页
        5.4.1 基于 Verhulst 模型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走势分析第114-117页
        5.4.2 基于 FDI 业绩指数的战略性粮食产业利用外资绩效评价第117-123页
6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分布第123-151页
    6.1 全球战略性粮食产品控制力的空间布局第123-133页
        6.1.1 全球战略性粮食产品生产的区域控制第123-127页
        6.1.2 全球战略性粮食产品进出口的区域控制第127-131页
        6.1.3 跨国粮商与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区域控制第131-133页
    6.2 我国各地区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分异(Ⅰ)第133-138页
        6.2.1 研发控制力集聚于西北、西南等地区第133-135页
        6.2.2 生产控制力集聚于粮食主产区第135-138页
    6.3 我国各地区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分异(Ⅱ)第138-144页
        6.3.1 加工控制力集聚于粮食主产区第138-141页
        6.3.2 流通控制力集聚于北京、广东等粮食主销区第141-144页
    6.4 空间维度下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综合评价第144-151页
        6.4.1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演化趋势第144-147页
        6.4.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市域和县域分析视角第147-151页
7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三维实证分析第151-175页
    7.1 基于三维灰色分析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综合评价第151-157页
        7.1.1 数据处理及方法第151-152页
        7.1.2 产品控制力排序第152-154页
        7.1.3 区域控制力排序第154-157页
        7.1.4 产业控制力排序第157页
    7.2 基于三维 GIS 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第157-160页
        7.2.1 数据处理及方法第157-158页
        7.2.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I):粮食种植业第158-159页
        7.2.3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II):粮食加工业第159-160页
        7.2.4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Ⅲ):粮食流通业第160页
    7.3 基于三维主成分分析的战略性粮产业控制力影响因素第160-166页
        7.3.1 数据处理及方法第161页
        7.3.2 粮食生产控制力影响因素第161-163页
        7.3.3 粮食加工控制力影响因素第163-164页
        7.3.4 粮食流通控制力影响因素第164-166页
    7.4 基于灰色面板数据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经济效应分析第166-175页
        7.4.1 数据处理及方法第166-168页
        7.4.2 产业控制力的溢出效应第168-171页
        7.4.3 产业控制力的挤出效应第171-175页
8 总结第175-181页
    8.1 基本结论第175-177页
        8.1.1 战略性粮食产业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发展第175页
        8.1.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时空分布不均衡第175-176页
        8.1.3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呈 S 型发展趋势第176页
        8.1.4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内外资差距较大第176页
        8.1.5 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控制力水平差异较大第176-177页
    8.2 具体建议第177-180页
        8.2.1 分区域完善战略性粮食产业的规制政策第177-178页
        8.2.2 分区域完善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支持政策第178-179页
        8.2.3 战略性粮食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路径选择第179页
        8.2.4 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第179-180页
    8.3 研究展望第180-181页
        8.3.1 研究内容的深化第180页
        8.3.2 研究方法的完善第180-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8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88-189页
致谢第189-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差分隐私保护数据聚合优化方法及其在数据可视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106,513例结果分析与技术研发及临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