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特留份制度的概述 | 第11-19页 |
一、特留份的含义与性质 | 第11-12页 |
二、特留份的特征与功能 | 第12-13页 |
三、特留份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9页 |
第二章 我国“四法域”特(必)留份制度的比较 | 第19-32页 |
一、我国香港地区特留份制度 | 第19-20页 |
(一)遗属供养的申请人 | 第19-20页 |
(二)遗属供养的计算基础 | 第20页 |
(三)遗属供养命令的作出 | 第20页 |
二、我国澳门地区特留份制度 | 第20-22页 |
(一)特留份继承人范围 | 第21页 |
(二)特留份的份额 | 第21页 |
(三)特留份算定的基础财产及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四)扣减权 | 第22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特留份制度 | 第22-24页 |
(一)特留份继承人范围 | 第23页 |
(二)特留份的份额 | 第23页 |
(三)特留份算定的基础财产及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四)扣减权 | 第24页 |
四、我大陆地区的必留份制度 | 第24-29页 |
(一)“必留份”制度概述 | 第24-27页 |
(二)“必留份”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 | 第27-29页 |
五、我国“四法域”特(必)留份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9-32页 |
(一)特(必)留份权利人的范围方面 | 第29-30页 |
(二)特(必)留份份额方面 | 第30页 |
(三)特(必)留份的计算方面 | 第30页 |
(四)权利的救济机制方面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大陆地区创设特留份制度的必要性 | 第32-37页 |
一、创设特留份制度符合限制遗嘱自由的需求 | 第32页 |
二、创设特留份制度符合我国家族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的需求 | 第32-34页 |
三、创设特留份制度有利于充分保障法定继承人的权益 | 第34-35页 |
四、创设特留份制度可以实现家庭的经济职能,减轻社会负担 | 第35页 |
五、创设特留份制度有利于我国“四法域”立法统一与发展 | 第35页 |
六、创设特留份制度有利于维护我国公民在涉外继承中的继承权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特留份制度的立法设想 | 第37-45页 |
一、特留份的编制体例 | 第37-38页 |
二、我国建立特留份制度的具体构想 | 第38-45页 |
(一)特留份权利人的范围和顺序 | 第38-40页 |
(二)特留份份额 | 第40-41页 |
(三)特留份算定的基础财产 | 第41-42页 |
(四)特留份的放弃和丧失 | 第42页 |
(五)特留份制度中的扣减权制度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