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GIS支持下的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的环境考古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第12-13页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状况第13-16页
    1.3 本文研究材料的主要来源第16-17页
        1.3.1 旧石器遗址相关材料第16页
        1.3.2 古环境相关资料第16页
        1.3.3 GIS相关材料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第17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页
        1.4.2 文章的创新之处第17页
    1.5 研究的主要区域第17-18页
    1.6 研究过程第18-19页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19-26页
    2.1 地理位置第19-20页
    2.2 自然地理概况第20-23页
        2.2.1 气候特征第20页
        2.2.2 地貌特征第20-22页
        2.2.3 现代土壤特征第22页
        2.2.4 现代植被特征第22-23页
    2.3 遗址概况第23-26页
        2.3.1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第23-24页
        2.3.2 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第24-25页
        2.3.3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第25-26页
第3章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分布的环境考古研究第26-36页
    3.1 研究区域古环境概述第26-28页
    3.2 遗址空间分布特征浅析第28-34页
        3.2.1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数字地形分析第28-30页
        3.2.2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空间叠置分析第30-33页
        3.2.3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流缓冲区分析第33-34页
    3.3 以庙后山遗址点为例,对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分布的环境考古分析..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分布的环境考古研究第36-49页
    4.1 古环境背景概述第36页
    4.2 遗址空间分布特征浅析第36-47页
        4.2.1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数字地形分析第36-40页
        4.2.2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空间叠置分析第40-44页
        4.2.3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河流缓冲区分析第44-46页
        4.2.4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空间形态分析第46-47页
    4.3 以新乡砖厂为例,对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分布情况进行环境考古分析第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分布的环境考古研究第49-65页
    5.1 研究区域古环境背景概述第49页
    5.2 遗址空间分布特征浅析第49-62页
        5.2.1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数字地形分析第50-53页
        5.2.2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空间叠置分析第53-59页
        5.2.3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河流缓冲区分析第59-60页
        5.2.4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空间形态分析第60-62页
    5.3 以桦甸仙人洞遗址为例,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分布进行环境考古分析第62-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结语第65-67页
    6.1 东北东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分布的具体信息第65页
    6.2 遗址分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65-66页
    6.3 文章不足之处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附录第72-79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79-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唐初至大曆年間)碑刻楷書研究
下一篇:取舍之间:殷都和阿赫塔顿城设计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