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三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0-11页 |
(一) 以往的研究均是以具体法律问题切入 | 第10-11页 |
(二) 以往的研究均是对汽车消费者权益问题进行独立研究 | 第11页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我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 | 第13-25页 |
第一节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概述 | 第13-14页 |
(一) 我国汽车消费的发展 | 第13-14页 |
(二) 我国的汽车消费品 | 第14页 |
第二节 我国汽车消费不透明 | 第14-17页 |
(一) 进口汽车价格不透明 | 第14-15页 |
(二) 汽车维修保养价格不透明 | 第15-16页 |
(三) 汽车经销商收费项目混乱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汽车消费者维权困难 | 第17-21页 |
(一) 我国汽车质量较低 | 第17-18页 |
(二) 汽车消费者举证难度高 | 第18-21页 |
(三) 汽车消费者维权机构缺位 | 第21页 |
第四节 汽车消费者个人权益易受限制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我国汽车消费者权益易受侵犯的根源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我国汽车消费具有盲目性 | 第25-27页 |
(一) 我国汽车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明确 | 第25-26页 |
(二) 我国汽车消费者缺乏对汽车的了解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我国汽车过度依赖政策保护和关税壁垒 | 第27-29页 |
(一) 对国产车的政策保护有损汽车消费者利益 | 第27-28页 |
(二) 关税壁垒限制了汽车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公权力无法受到有效限制 | 第29-33页 |
(一) 执法机构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 | 第30页 |
(二) 地方立法机关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我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应当依法治车而非依政策治车 | 第33-36页 |
(一) 依法治车的法理依据 | 第33-34页 |
(二) 提高立法规格 | 第34页 |
(三) 限制职能部门权力 | 第34页 |
(四) 明确处罚内容,加大处罚力度 | 第34-35页 |
(五) 破除政策保护,逐步降低关税壁垒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汽车行业需要相对独立的执法机构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汽车相关立法应当以保护汽车消费者个人利益为原则 | 第37-41页 |
(一) 保护汽车消费者个人利益的法理依据 | 第37-38页 |
(二) 不限制汽车购买和使用 | 第38-39页 |
(三) 从立法上确定汽车关税的征收比例和用途 | 第39页 |
(四) 司法诉讼中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建立解决消费纠纷的专门法庭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