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评估与差异化引导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16-18页
        1.5.1 创新之处第16页
        1.5.2 不足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失地农民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可持续生计理论第18-19页
    2.2 创业行为理论第19-22页
        2.2.1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第20页
        2.2.2 加纳创业行为模型第20-21页
        2.2.3 蒂蒙斯( Timmons)创业模型第21-22页
    2.3 创业能力理论第22-23页
    2.4 创业环境理论第23-26页
第三章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九华新区的调研数据第26-36页
    3.1 样本与调查说明第26页
    3.2 创业者的微观主体因素第26-29页
        3.2.1 创业者的性别分析第26-27页
        3.2.2 创业者的年龄分析第27-28页
        3.2.3 创业者受教育程度第28-29页
    3.3 创业者创业心理分析第29-30页
        3.3.1 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分析第29-30页
        3.3.2 创业目的分析第30页
    3.4 创业者的技术能力分析第30-32页
        3.4.1 创业者职业培训情况分析第30-31页
        3.4.2 创业者能力分析第31-32页
    3.5 创业者的创业环境分析第32-36页
        3.5.1 交通、通讯便利程度第32-33页
        3.5.2 征地补偿政策第33页
        3.5.3 税收减免政策第33页
        3.5.4 资金融通难易程度分析第33-36页
第四章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等级评估第36-56页
    4.1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第36-40页
        4.1.1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指标选取原则第36页
        4.1.2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评级指标体系第36-40页
    4.2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0-46页
        4.2.1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指标赋权方法选择第40-43页
        4.2.2 网络层次分析法赋权第43-45页
        4.2.3 熵权法赋权第45页
        4.2.4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的组合赋权第45-46页
    4.3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评定第46-53页
        4.3.1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评定方法第46-47页
        4.3.2 失地农民创业能力评定结果第47-53页
    4.4 结论第53-56页
第五章 失地农民差异化创业引导机制第56-62页
    5.1 机会型创业引导:创业能力较好的失地农民第56-58页
        5.1.1 建立创业平台第57页
        5.1.2 增强资本获得性第57-58页
        5.1.3 增强企业成长能力第58页
    5.2 生存型创业引导:创业能力一般的失地农民第58-60页
        5.2.1 激发创业动机第59页
        5.2.2 降低行业壁垒第59-60页
        5.2.3 维持创业成果第60页
    5.3 总结第60-62页
第六章 失地农民创业扶持政策第62-66页
    6.1 金融扶持政策第62-63页
        6.1.1 建立失地农民创业基金第62-63页
        6.1.2 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第63页
    6.2 财政扶持政策第63-64页
        6.2.1 优化面向农村创业型经济的税收政策第63页
        6.2.2 提供面向农村创业型经济的财政支持第63-64页
    6.3 社会扶持政策第64-66页
        6.3.1 增加创业机会第64页
        6.3.2 完善失地农民培训体系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70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附录B:湘潭地区失地农民创业调查问卷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力地理集中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
下一篇:论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