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2章 水电机组涉网保护建模与仿真 | 第12-32页 |
2.1 失磁保护 | 第12-25页 |
2.1.1 失磁后的数学模型 | 第12-14页 |
2.1.2 发生失磁故障后各电气量变化 | 第14-17页 |
2.1.3 失磁后三个阶段 | 第17-18页 |
2.1.4 失磁保护方案 | 第18-20页 |
2.1.5 失磁故障动态响应特性 | 第20-23页 |
2.1.6 失磁保护动作特性 | 第23-25页 |
2.2 失步保护 | 第25-31页 |
2.2.1 失步保护基本原理 | 第25页 |
2.2.2 失步保护建模 | 第25-27页 |
2.2.3 失步保护仿真 | 第27-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振荡边界圆的失磁保护新判据研究 | 第32-42页 |
3.1 系统振荡机端测量阻抗轨迹 | 第32-34页 |
3.2 发电机失磁保护新判据 | 第34-35页 |
3.3 仿真验证 | 第35-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考虑机网协调水轮机失磁保护出口方式研究 | 第42-45页 |
4.1 水轮发电机发生失磁故障后有功特性 | 第42-43页 |
4.2 水轮发电机失磁保护出口方式探讨 | 第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配合整定方法 | 第45-52页 |
5.1 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配合原则 | 第45-50页 |
5.1.1 隐极机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配合整定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5.1.2 凸极机失磁保护与低励限制配合整定计算方法 | 第47-50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