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玉米BK2L3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番茄中的遗传转化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第10-16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6-22页
    1.1 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及研究进展第16页
    1.2 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及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COBRA基因家族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其应用进展第18-19页
        1.4.1 农杆菌介导法原理简介第18页
        1.4.2 农杆菌介导法的应用进展第18-19页
    1.5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及转基因番茄的应用进展第19-20页
        1.5.1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第19页
        1.5.2 番茄的遗传转化第19-20页
        1.5.3 转基因番茄的研究进展第20页
    1.6 同源共抑制及研究进展第20-21页
    1.7 番茄果实货架期及其研究进展第21页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4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页
        2.1.1 植物材料第22页
        2.1.2 菌株与质粒第22页
    2.2 主要试剂第22-23页
        2.2.1 分子生物学常用酶第22页
        2.2.2 常用生化试剂第22-23页
    2.3 常用溶液与试剂的配制第23-30页
        2.3.1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相关试剂配制第23-24页
        2.3.2 MS基本培养基母液配方(mg/L)第24-25页
        2.3.3 MS培养基激素配制方法第25-26页
        2.3.4 组培培养基配方第26-28页
        2.3.5 CTAB基本培养基配方第28-29页
        2.3.6 TAE基本培养基配方第29页
        2.3.7 YEB基本培养基配方第29页
        2.3.8 LB基本培养基配方第29-30页
    2.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0-31页
    2.5 分子实验方法第31-39页
        2.5.1 载体构建基本步骤第31-32页
        2.5.2 引物设计要求第32-33页
        2.5.3 米总RNA的提取第33页
        2.5.4 mRNA反转录为cDNA第33-34页
        2.5.5 PCR反应体系和程序第34-35页
        2.5.6 连接转化第35页
        2.5.7 挑克隆第35页
        2.5.8 核酸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第35-36页
        2.5.9 提质粒第36-37页
        2.5.10 小切鉴定第37页
        2.5.11 测序第37页
        2.5.12 大切胶回收第37-38页
        2.5.13 DNA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第38页
        2.5.14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第38页
        2.5.15 农杆菌EHA105菌株的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第38-39页
        2.5.16 高压蒸汽灭菌第39页
        2.5.17 过滤灭菌第39页
    2.6 组培实验方法步骤第39-40页
        2.6.1 发种子第39页
        2.6.2 洗种子第39-40页
        2.6.3 预培养第40页
        2.6.4 侵染第40页
        2.6.5 筛选第40页
        2.6.6 生根第40页
        2.6.7 移苗第40页
    2.7 转基因苗阳性鉴定第40-41页
        2.7.1 DNA阳性鉴定第40-41页
        2.7.2 半定量RT-PCR分析第41页
    2.8 果实细胞壁物质提取第41页
    2.9 果实细胞壁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第41-42页
        2.9.1 标准曲线制作第41-42页
        2.9.2 样品纤维素含量测定第42页
    2.10 果实质构分析及货架期实验第42页
        2.10.1 果实硬度测定第42页
        2.10.2 果实货架期实验第42页
    2.11 石蜡切片第42-44页
    2.12 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第44-45页
    2.13 植物培养条件第45-46页
        2.13.1 番茄的培养条件第45页
        2.13.2 玉米的培养条件第45-46页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57页
    3.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6-49页
        3.1.1 玉米BK2L3基因片段的克隆第46页
        3.1.2 玉米BK2L3基因连接转化第46-47页
        3.1.3 玉米BK2L3基因测序结果第47页
        3.1.4 玉米BK2L3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连接转化第47-48页
        3.1.5 农杆菌转化第48-49页
    3.2 植物组织培养第49-51页
        3.2.1 愈伤的诱导第49-50页
        3.2.2 愈伤的分化和根的形成第50-51页
    3.3 转基因苗的鉴定第51-52页
        3.3.1 NPTⅡ扩增条带第51页
        3.3.2 半定量RT-PCR分析基因表达第51-52页
    3.4 转基因果实的理化验证实验第52-57页
        3.4.1 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第52-53页
        3.4.2 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第53页
        3.4.3 果皮硬度、货架期实验第53-55页
        3.4.4 细胞壁结构观察第55-57页
第四部分 讨论与展望第57-59页
    4.1 结论与讨论第57页
    4.2 后续工作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2S与SO2延缓大麦糊粉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信号机制研究
下一篇:肠炎沙门菌LPS合成相关基因rfaQ缺失株的构建及其毒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