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住房政策体系概述 | 第16-24页 |
·住房政策体系的概念 | 第16-18页 |
·住房政策 | 第16-17页 |
·住房政策体系的定义 | 第17-18页 |
·住房政策体系的特征 | 第18-24页 |
·住房政策体系是一个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为目的的政策统一体 | 第18-19页 |
·住房政策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科学的政策统一体 | 第19-22页 |
·住房政策体系是一个对住房相关领域具有引导、协调、促进等功能的政策统一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住房政策体系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 第24-37页 |
·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24-28页 |
·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的发展历程 | 第24-27页 |
·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的现状 | 第27-28页 |
·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的缺陷 | 第28-33页 |
·住房政策体系不科学 | 第28-29页 |
·住房政策目标不明确 | 第29-30页 |
·住房政策执行不到位 | 第30-31页 |
·土地供应政策利弊参半 | 第31页 |
·住房金融政策不完备 | 第31-32页 |
·"保有重,流转轻"的征税理念尚未真正实现 | 第32-33页 |
·廉租房制度尚待完善 | 第33页 |
·我国现行住房政策体系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形成时间短,实践经验缺乏,理论支撑薄弱,历史包袱沉重 | 第33-34页 |
·缺乏专门性的、高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后盾 | 第34页 |
·各主体间信息不对称、不畅通,政策的制定缺乏针对性 | 第34-35页 |
·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利益博弈白热化 | 第35页 |
·行业风险防范体系薄弱,预警机制匮乏,危机防范意识淡薄 | 第35-36页 |
·宏观调控尺度伸缩过大,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缺乏默契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国外住房政策体系的经验和启示 | 第37-45页 |
·西方国家住房政策体系的演进和现状 | 第37-41页 |
·美国的住房政策体系 | 第37-38页 |
·德国的住房政策体系 | 第38-40页 |
·日本的住房政策体系 | 第40页 |
·俄罗斯的住房政策体系 | 第40-41页 |
·国外住房政策体系的经验和启示 | 第41-45页 |
·国家应设立住房金融担保机制,为金融机构发放住房贷款降低风险 | 第42页 |
·国家应关注老年人的住房问题,尽早将老年人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 | 第42-43页 |
·国家应辩证地看待租金管制制度,在运用租金管制政策时应当慎重 | 第43页 |
·国家应在住房体制改革中设置"缓冲区",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的缺陷矫正 | 第45-54页 |
·我国住房政策体系缺陷的矫正原则 | 第45-46页 |
·实事求是的原则 | 第45页 |
·目标确定性原则 | 第45页 |
·问题针对性原则 | 第45页 |
·远近相统一原则 | 第45-46页 |
·我国现行住房政策体系缺陷的具体矫正措施 | 第46-54页 |
·确立制定住房政策的科学机制 | 第46页 |
·明确住房政策目标 | 第46-47页 |
·强化住房政策执行力 | 第47页 |
·加强住房政策环境研究 | 第47-48页 |
·做好政策间的协调配合 | 第48-49页 |
·适当调整土地供应政策 | 第49-50页 |
·加紧完善住房金融政策 | 第50-51页 |
·规范和完善住房税收政策 | 第51-52页 |
·健全和完善廉租房制度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4页 |
·进一步工作与方向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