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10-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 1.2 实验条件 | 第15页 |
| 1.3 实验用药 | 第15-16页 |
| 1.4 实验试剂 | 第16页 |
| 1.5 溶液配制 | 第16-17页 |
| 1.6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8-22页 |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第18页 |
| 2.1.1 动物分组 | 第18页 |
| 2.1.2 动物给药 | 第18页 |
| 2.2 模型制备 | 第18-19页 |
| 2.2.1 模型组及给药组模型制备 | 第18-19页 |
| 2.2.2 假手术组模型的制备 | 第19页 |
| 2.3 观测指标及检验方法 | 第19-22页 |
| 2.3.1 大鼠一般情况 | 第19页 |
| 2.3.2 生化检测 | 第19页 |
| 2.3.3 肾组织病理检查 | 第19-20页 |
| 2.3.4 HE染色 | 第20页 |
| 2.3.5 Masson染色 | 第20-21页 |
| 2.3.6 肾组织病理观察 | 第21页 |
| 2.3.7 免疫组化检测 | 第21-22页 |
| 2.3.8 免疫组化分析 | 第22页 |
| 2.3.9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22-40页 |
| 3.1 大鼠一般情况 | 第22页 |
| 3.2 大鼠存活率 | 第22-23页 |
| 3.3 大鼠体重变化 | 第23-24页 |
| 3.4 肾功能 | 第24-27页 |
| 3.4.1 血清尿素氮(BUN) | 第24-25页 |
| 3.4.2 血清肌酐(SCr) | 第25-26页 |
| 3.4.3 β2微球蛋白 | 第26-27页 |
| 3.5 肾脏病理学变化 | 第27-31页 |
| 3.5.1 HE染色观察 | 第27-28页 |
| 3.5.2 HE染色结果 | 第28-29页 |
| 3.5.3 Masson染色观察 | 第29-31页 |
| 3.5.4 Masson染色观察结果 | 第31页 |
| (1)七天组 Masson 染色结果 | 第31页 |
| (2)14 天组 Masson 染色结果 | 第31页 |
| (3)21 组 Masson 染色结果 | 第31页 |
| 3.6 大鼠免疫组化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分析 | 第31-40页 |
| 3.6.1 TGF-β1的表达及分析 | 第31-34页 |
| 3.6.2 smad3的表达及分析 | 第34-37页 |
| 3.6.3 smad7的表达及分析 | 第37-40页 |
| 4 讨论 | 第40-49页 |
| 4.1 古代医家对肾脏纤维化的认识 | 第40-41页 |
| 4.2 当代中医学家对肾脏纤维化的认识 | 第41-42页 |
| 4.3 康复新液的功效作用 | 第42-43页 |
| 4.4 关于肾纤维化模型 | 第43-44页 |
| 4.5 肾纤维化的相关机制研究 | 第44-45页 |
| 4.6 ACEI类药物 | 第45-46页 |
| 4.7 康复新液对模型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8 康复新液对模型大鼠肾组织病理的影响 | 第47-48页 |
| 4.9 康复新液影响TGF-β/Smads信号的依据 | 第48-49页 |
| 5 小结 | 第49-50页 |
| 6 问题与展望 | 第50-51页 |
| 引用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件 | 第56-65页 |
| 附件一:综述 | 第56-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