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12页 |
1.1 染料/聚合物复合纳米球 | 第6页 |
1.2 染料/聚合物复合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 第6-9页 |
1.3 染料/聚合物复合纳米球的应用 | 第9-10页 |
1.3.1 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1.3.2 在电子墨水中的应用 | 第10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2-18页 |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第12-14页 |
2.2 P(St-BA-VBT)纳米球的合成 | 第14-15页 |
2.3 活性染料/ P(St-BA-VBT)复合纳米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15-16页 |
2.3.1 活性染料在P(St-BA-VBT)纳米球上的吸附 | 第15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15页 |
2.3.3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第15-16页 |
2.3.4 纳米球粒度及Zeta电位的测定 | 第16页 |
2.4 复合纳米球对改性棉织物染色 | 第16页 |
2.5 复合纳米球对棉织物直接染色 | 第16页 |
2.6 织物色度学指标测试 | 第16页 |
2.7 棉纤维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18-37页 |
3.1 P(St-BA-VBT)纳米球表面电荷密度 | 第18页 |
3.2 活性染料/P(St-BA-VBT)复合纳米球的特性 | 第18-24页 |
3.2.1 形貌 | 第18-20页 |
3.2.2 粒径及分布 | 第20-21页 |
3.2.3 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21-23页 |
3.2.4 Zeta电位 | 第23-24页 |
3.3 活性染料在P(St-BA-VBT)纳米球上的吸附量 | 第24-28页 |
3.3.1 染料用量 | 第24-25页 |
3.3.2 温度 | 第25-26页 |
3.3.3 时间 | 第26-27页 |
3.3.4 pH值 | 第27页 |
3.3.5 离子强度 | 第27-28页 |
3.4 染料在纳米球上的吸附热力学 | 第28-32页 |
3.4.1 吸附等温线及吸附模型 | 第28-31页 |
3.4.2 吸附热力学参数 | 第31-32页 |
3.5 复合纳米球对阳离子改性棉织物染色 | 第32-35页 |
3.5.1 复合纳米球在棉织物上的沉积状态 | 第32-34页 |
3.5.2 带负电荷的复合纳米球浓度对织物颜色深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6 复合纳米球对棉织物直接染色 | 第35-37页 |
3.6.1 复合纳米球在棉织物上的沉积状态 | 第35-36页 |
3.6.2 带正电荷的复合纳米球浓度对织物颜色深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