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美学论文

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高概念电影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5-26页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价值第15-18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8-2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20-24页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4-26页
第一章 电影工业发展与高概念电影形成第26-78页
    第一节 “高概念”与高概念电影第26-34页
        一、“高概念”的提出第28-30页
        二、“高概念”的发展与重释第30-34页
    第二节 电影的本质属性:高概念电影形成的内部因素第34-43页
        一、当代电影商业属性的强化第34-37页
        二、技术属性的充分开掘利用第37-40页
        三、视觉文化勃兴的推波助澜第40-43页
    第三节 电影工业的结构性变化:高概念电影兴起的外部因素第43-69页
        一、制片模式横向化第44-48页
        二、娱乐形式多元化第48-54页
        三、经营方式协同化第54-61页
        四、观众群体低龄化第61-67页
        五、产品市场全球化第67-69页
    第四节 高概念电影对类型电影的继承与突破第69-78页
        一、反馈流程——类型电影的生成机制第69-71页
        二、泛类型化——高概念电影的类型特征第71-74页
        三、题材同质——高概念电影的类型趋向第74-78页
第二章 高概念电影的基本特征与商业属性第78-98页
    第一节 视效奇观性第78-83页
        一、电影的发明与视觉文化转向第78-79页
        二、高概念电影的视觉奇观策略第79-81页
        三、奇观叙事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第81-83页
    第二节 叙述精简化第83-88页
        一、主题浅显集中第83-85页
        二、情节简洁明了第85-87页
        三、叙述直白清晰第87-88页
    第三节 市场中心性第88-98页
        一、独特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第89-90页
        二、明星契合保障产品差异性第90-93页
        三、整合营销开发利润增长点第93页
        四、互文生产建立品牌影响力第93-98页
第三章 高概念电影的叙事模式与审美表达第98-136页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的表层意义场:故事元素第99-117页
        一、主题定位:传统母题与当代的非现实变奏第99-103页
        二、结构框架:因果律原则与传统结构的加强第103-110页
        三、角色塑造:清晰明确的角色功能与成长弧第110-117页
    第二节 高概念电影的深层意义场:时空结构第117-136页
        一、溢出与断裂:高概念电影的时间符号规划第120-128页
        二、测绘与建构:高概念电影的空间符号设置第128-136页
第四章 高概念电影的意识形态建构与形象化传播第136-168页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对主流价值观的建构第137-147页
        一、个人英雄主义与强者崇拜第138-142页
        二、民主自由与强权政治的缜密缝合第142-145页
        三、家庭至上的伦理价值观第145-147页
    第二节 高概念电影对现实的显影与遮蔽第147-155页
        一、高概念电影的现实指涉:现实问题的游戏化呈现第150-152页
        二、高概念电影的梦幻功能:现实问题的非常规性解决第152-155页
    第三节 高概念电影中的“他者”形象第155-168页
        一、父权主导与作为“他者”的女性第157-160页
        二、白人中心主义与作为“他者”的有色人种第160-163页
        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主义与作为“他者”的自然第163-168页
第五章 数字化时代高概念电影的创作与审美接受第168-205页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中艺术与技术的互动第169-178页
        一、电影技术:电影叙事的根本前提第169-175页
        二、数字技术:高概念电影成熟的关键动力第175-178页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高概念电影创作的影响第178-185页
        一、奇观修辞的强化第179-181页
        二、超验英雄的建构第181-182页
        三、影像表达精致化第182-185页
    第三节 消费主义语境中的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第185-205页
        一、资本逻辑: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原罪烙印”第187-191页
        二、虚拟真实: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认同迷途”第191-197页
        三、文化融合: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全球化”第197-205页
结语第205-224页
    一、“高概念”作为商业制作模式的开放性第205-208页
    二、高概念电影的“局限性”辨析第208-216页
    三、高概念电影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第216-224页
参考文献第224-237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37-239页
致谢第239页

论文共2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上\下”词的认知语义--从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对比的角度研究
下一篇:金代诸京留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