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1.1.1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1.1.2 国内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2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 | 第13-19页 |
1.2.1 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及其应用 | 第13-16页 |
1.2.2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光伏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研究方向 | 第19-20页 |
1.4 本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光伏组件及阵列常用模型与参数辨识方法 | 第22-39页 |
2.1 光伏组件与光伏阵列的基本等效电路 | 第22-27页 |
2.1.1 光伏组件的基本等效电路 | 第22-23页 |
2.1.2 光伏阵列的基本等效电路 | 第23-27页 |
2.2 光伏组件常用的基本I-V方程 | 第27-33页 |
2.2.1 工程应用数学I-V方程 | 第27-29页 |
2.2.2 显式I-V方程 | 第29-31页 |
2.2.3 积分I-V方程 | 第31页 |
2.2.4 微分I-V方程 | 第31-33页 |
2.3 光伏发电模型参数辨识 | 第33-37页 |
2.3.1 参数辨识问题 | 第33-35页 |
2.3.2 光伏发电模型常用参数辨识方法分析 | 第35-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光伏组件及串并联结构的光伏阵列模型 | 第39-48页 |
3.1 光伏组件修正模型中的参数补偿 | 第39-42页 |
3.1.1 光生电流I_(ph) | 第39-40页 |
3.1.2 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I_d | 第40-41页 |
3.1.3 串联电阻R_S、并联电阻R_(sh) | 第41页 |
3.1.4 二极管的理想因子σ | 第41-42页 |
3.2 光伏组件微分方程修正模型的构建 | 第42-44页 |
3.3 光伏阵列展开模型的构建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SPSO的光伏发电模型参数辨识的优化算法 | 第48-57页 |
4.1 SPSO算法 | 第48-51页 |
4.1.1 算法原理及应用 | 第48-50页 |
4.1.2 SPSO算法具体运行步骤 | 第50-51页 |
4.2 修正Powell算法 | 第51-53页 |
4.2.1 Powell算法原理及应用 | 第51-52页 |
4.2.2 修正的Powell算法具体步骤 | 第52-53页 |
4.3 构建IP-SPSO算法 | 第53-56页 |
4.3.1 两种算法结合的目的 | 第53-54页 |
4.3.2 IP-SPSO算法的描述 | 第54页 |
4.3.3 IP-SPSO算法的初步验证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光伏组件及阵列模型与参数辨识实验及验证 | 第57-71页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57-59页 |
5.2 光伏组件模型与参数辨识结果验证 | 第59-64页 |
5.3 光伏阵列模型与参数辨识结果验证 | 第64-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