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激流与人性之舟--严歌苓小说论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5-6页 |
上篇 时代动荡与恶劣极端环境导致的人性变异 | 第6-23页 |
第一章 抗日战争大环境分析 | 第6-8页 |
第二章 抗日战争中人性的变异 | 第8-11页 |
第一节 嗜杀与兽欲迸发的侵略者 | 第9-10页 |
第二节 绝望与无奈并存的受害者 | 第10-11页 |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大环境分析 | 第11-13页 |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中人性的变异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失去“人情”的人性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冷漠“无私”的革命拥护者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压抑爆发后的转变 | 第18-21页 |
第四节 孩童无知的伤害 | 第21-23页 |
下篇 政权更迭与艰难困苦中守恒依存的人性真善美 | 第23-37页 |
第一章 承载真善美的女性形象 | 第23-33页 |
第一节 政治夹缝中的淳朴人性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极端环境下的“自我”坚守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善良与爱情的支撑 | 第27-33页 |
第二章 理智与情感并存的男性形象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密闭空间与秘密的守候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真善美人性的救赎与回归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