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车体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车体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车体材料的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1.2.2 车体优化的技术措施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4-28页 |
2.1 结构优化设计原理 | 第14-18页 |
2.1.1 结构尺寸优化 | 第15页 |
2.1.2 结构形状优化 | 第15-16页 |
2.1.3 结构拓扑优化 | 第16-17页 |
2.1.4 OptiStruct软件简介 | 第17-18页 |
2.2 灵敏度分析基本原理 | 第18-21页 |
2.2.1 位移灵敏度 | 第19页 |
2.2.2 应力灵敏度 | 第19-20页 |
2.2.3 模态频率灵敏度 | 第20-21页 |
2.3 HyperStudy简介 | 第21-27页 |
2.3.1 试验设计概述 | 第21页 |
2.3.2 试验设计类型简介 | 第21-24页 |
2.3.3 近似模型类型介绍 | 第24-26页 |
2.3.4 优化算法简介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车体结构静、动态仿真分析 | 第28-47页 |
3.1 车体结构简介 | 第28-30页 |
3.1.1 车体主要结构 | 第28-29页 |
3.1.2 车体主要性能参数 | 第29-30页 |
3.2 车体有限元模型 | 第30-32页 |
3.3 车体静强度、刚度分析 | 第32-41页 |
3.3.1 载荷处理 | 第32页 |
3.3.2 边界条件 | 第32页 |
3.3.3 评定标准 | 第32-33页 |
3.3.4 计算工况 | 第33页 |
3.3.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3-41页 |
3.4 车体模态分析 | 第41-45页 |
3.4.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41-42页 |
3.4.2 模态的评定及标准 | 第42-43页 |
3.4.3 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车体结构轻量化设计 | 第47-53页 |
4.1 灵敏度分析 | 第47-50页 |
4.2 优化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2.1 轻量化优化模型 | 第50页 |
4.2.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4.3 优化结果校核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车体一阶垂弯频率优化 | 第53-67页 |
5.1 灵敏度分析 | 第53-56页 |
5.2 优化方案一 | 第56-58页 |
5.2.1 优化设计模型 | 第56页 |
5.2.2 优化结果分析及校核 | 第56-58页 |
5.3 优化方案二 | 第58-64页 |
5.3.1 试验设计 | 第59页 |
5.3.2 近似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5.3.3 优化设计模型 | 第60页 |
5.3.4 优化结果分析及校核 | 第60-64页 |
5.4 两种方案的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