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通信系统的伪码与扰码分析识别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 | 第13-15页 |
1.2.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 | 第13-15页 |
1.2.2 直扩通信在WCDMA系统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3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WCDMA通信系统的地址码与信号模型 | 第19-31页 |
2.1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 | 第19-20页 |
2.2 WCDMA通信系统的地址码 | 第20-28页 |
2.2.1 地址码的选择 | 第20-21页 |
2.2.2 信道化码 | 第21-23页 |
2.2.3 扰码 | 第23-27页 |
2.2.3.1 长扰码 | 第23-25页 |
2.2.3.2 短扰码 | 第25-27页 |
2.2.4 信道化码与扰码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2.3 WCDMA信号模型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失步点与伪码序列波形估计 | 第31-47页 |
3.1 WCDMA信号等效模型 | 第31-34页 |
3.1.1 等效的长码直扩信号模型 | 第31-32页 |
3.1.2 等效的虚拟多用户模型 | 第32-34页 |
3.2 能量累积法估计失步点 | 第34-37页 |
3.2.1 算法原理 | 第34-36页 |
3.2.2 计算机仿真 | 第36-37页 |
3.3 基于EM算法的分段伪码波形估计 | 第37-45页 |
3.3.1 算法原理 | 第38-44页 |
3.3.2 计算机仿真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扰码生成多项式与初态估计 | 第47-56页 |
4.1 基于改进的W-H变换的生成多项式估计 | 第47-51页 |
4.1.1 算法原理 | 第47-50页 |
4.1.2 计算机仿真 | 第50-51页 |
4.2 初态的估计 | 第51-55页 |
4.2.1 算法原理 | 第52-53页 |
4.2.2 计算机仿真 | 第53-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从组合优化出发对生成多项式估计问题的探究 | 第56-67页 |
5.1 组合最优化问题 | 第56-57页 |
5.1.1 组合最优化问题的一般描述 | 第56-57页 |
5.1.2 启发式算法 | 第57页 |
5.2 组合优化求解含错二进制线性方程组 | 第57-62页 |
5.2.1 算法原理 | 第57-59页 |
5.2.1.1 局部搜索算法 | 第57-58页 |
5.2.1.2 模拟退火算法 | 第58-59页 |
5.2.2 含错的二进制线性方程组求解模型 | 第59-60页 |
5.2.3 计算机仿真 | 第60-62页 |
5.3 从解空间出发对生成多项式估计问题的分析 | 第62-66页 |
5.3.1 对解空间分布情况的计算机仿真 | 第62-64页 |
5.3.2 结果分析及总结 | 第64-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