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与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电磁超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电磁超材料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1页 |
1.1.2 电磁超材料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 太赫兹科学与电磁超材料 | 第12-14页 |
1.3 超材料吸波体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超材料吸波体的提出 | 第14-15页 |
1.3.2 极化不敏感超材料吸波体 | 第15-16页 |
1.3.3 双频及多频吸收器 | 第16-17页 |
1.3.4 宽频超材料吸收体 | 第17-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吸收率 | 第20页 |
2.2 超材料电磁参数的Smith参数反演法 | 第20-23页 |
2.3 吸波的基本机理 | 第23-24页 |
2.3.1 阻抗匹配原理 | 第23页 |
2.3.2 电磁波损耗机制 | 第23-24页 |
2.4 电磁场求解的有限元方法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太赫兹超材料吸波体的调控规律研究 | 第26-35页 |
3.1 超材料吸波体的单元结构 | 第26-27页 |
3.2 模拟仿真方法 | 第27页 |
3.3 超材料吸波体的调控规律 | 第27-34页 |
3.3.1 响应频率的调控 | 第30-33页 |
3.3.2 太赫兹吸收率及响应频带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新型宽频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与特性研究 | 第35-55页 |
4.1 宽频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 | 第35-46页 |
4.1.1 组合宽频超材料吸波体 | 第37-43页 |
4.1.2 螺旋环超材料吸波体 | 第43-44页 |
4.1.3 新型多层超宽带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 | 第44-46页 |
4.2 新型超材料吸波体的宽角度特性研究 | 第46-48页 |
4.3 新型超材料吸波体的场分布 | 第48-51页 |
4.4 宽频超材料的调控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新型太赫兹超材料吸波体的制备与测量 | 第55-65页 |
5.1 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 | 第55-57页 |
5.1.1 聚酰胺酸合成 | 第55-56页 |
5.1.2 聚酰胺酸的亚胺化 | 第56-57页 |
5.2 铝的湿法腐蚀实验 | 第57-59页 |
5.3 超材料吸波体实现的工艺流程 | 第59-60页 |
5.4 超材料吸波体的表征与测试 | 第60-64页 |
5.4.1 超材料吸波体的表征 | 第60-62页 |
5.4.2 超材料吸波体的测试 | 第62-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总结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