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绪论第8-17页
    (一) 协商民主学术前史第8-13页
        1.国外协商民主研究综述第8页
        2.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综述第8-13页
    (二) 社区协商民主研究相关概念厘定和时间界定第13-14页
        1.社区协商民主研究相关概念厘定第13页
        2.关于“新时期”的时间界定第13-14页
    (三)社区协商民主研究意义第14-15页
        1.理论意义第15页
        2.实践意义第15页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5-17页
        1.研究方法第15-16页
        2.创新之处第16-17页
二、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兴起的时代背景第17-27页
    (一)社区协商民主兴起的国内背景第17-20页
        1.基层民主发展需要协商民主第17页
        2.完善社区建设需要协商民主第17-18页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要求协商民主第18-19页
        4.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协商民主第19页
        5.社会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第19-20页
    (二)社区协商民主兴起的国际背景第20-27页
        1.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20-21页
        2.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化中的协商民主第21-24页
        3.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化中的协商民主第24-27页
三、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第27-35页
    (一)新时期我国社区协商民主发展历程第27-28页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第27页
        2.提出协商民主阶段第27-28页
    (二)社区协商民主的实践内涵第28-29页
        1.街道办事处的体制变化第28页
        2.社区协商民主的内涵第28-29页
    (三)社区协商民主渠道第29-30页
        1.社区“官民”之间的协商民主第29-30页
        2.社区民间的协商民主第30页
    (四)社区协商民主载体第30-33页
        1.居民代表协商议事会第30-31页
        2.民主听证会与民主恳谈会第31-32页
        3.社区论坛第32页
        4.社区经费筹备会第32-33页
    (五)社区协商民主特点第33-35页
        1.形式的多样性第33页
        2.内容的广泛性第33-34页
        3.主体的多元性第34页
        4.实践的时代性第34-35页
四、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个案研究第35-46页
    (一)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个案选择标准第35页
    (二)我国东部地区的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第35-39页
        1.上海市洋泾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第35-36页
        2.深圳市盐田区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第36-38页
        3.沈阳市沈河区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第38-39页
    (三)我国中部地区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第39-42页
        1.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第39-40页
        2.南昌市青山湖区庐山花园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第40-42页
    (四)我国西部地区社区协商民主研究第42-43页
        1.兰州市城关区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第42-43页
    (五)结论第43-46页
        1.社区间协商民主的区别与联系第43-44页
        2.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意义第44-46页
五、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经验与不足第46-51页
    (一)社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经验第46-47页
        1.坚持党的领导、居民参与与协商民主制度完善相统一第46页
        2.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社区协商民主内容与形式第46-47页
    (二)社区协商民主发展存在的问题第47-48页
        1.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趋势严重第47页
        2.居民参与协商程度低第47页
        3.社区干部素质不高第47-48页
    (三)社区协商民主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8-51页
        1.社区自治制度不完善第48-49页
        2.社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淡薄第49页
        3.社区干部准入门槛低第49页
        4.社区民主政治法治不完善第49-51页
六、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对策研究第51-57页
    (一)坚持党的领导第51页
    (二)推进社区民主发展第51-52页
    (三)加快社区法治化发展第52-53页
    (四)扩大社区居民的多元参与第53-54页
    (五)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体制第54-56页
        1.选举与协商并举第54-55页
        2.从咨询民主向决策民主转变第55-56页
    (六)提高居民民主意识第56-57页
        1.提高居民民主意识第56页
        2.提升居民协商能力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空巢老人社工服务研究--以南京市F社区为例
下一篇:马克思国家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