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大众文化时代对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10-13页 |
第一节 当前某些作家成功的评价“标准”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作家创作的浮躁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作家写作能力的弱化 | 第13-16页 |
第一节 汉语魅力的缺失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计算机语言、固有的构词法限制了作家语言的推敲与锤炼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作家责任感的缺失与精神价值追求的淡漠 | 第16-25页 |
第一节 作家的角色定位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正面精神价值、精神深度、文学信念的缺失 | 第18-22页 |
第三节 我国的作家体制对作家的影响 | 第22-25页 |
第四章 作家文学基本功和素养的欠缺 | 第25-29页 |
第一节 学识、学养的不足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掌握语言的能力 | 第27-29页 |
结语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