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钦州近岸海域及其入海口重金属的分布、来源及污染风险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重金属概述第12-13页
        1.1.1 重金属的定义及特点第12-13页
        1.1.2 重金属的危害第13页
    1.2 国内外对近岸海域及入海口重金属研究进展第13-18页
        1.2.1 近岸海域及入海口溶解态重金属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近岸海域及入海口悬浮颗粒态重金属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3 近岸海域及入海口沉积物重金属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9-22页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1-22页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22-31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主要仪器第22页
        2.1.2 主要试剂第22-23页
    2.2 样品采集第23-24页
    2.3 实验分析第24-27页
        2.3.1 海水样品分析第24-25页
        2.3.2 悬浮颗粒物分析第25页
        2.3.3 沉积物分析第25-27页
    2.4 评价方法第27-30页
        2.4.1 海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第27-28页
        2.4.2 悬浮颗粒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第28页
        2.4.3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第28-30页
    2.5 数据处理方法第30-31页
第三章 钦州近岸海域及入海口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第31-62页
    3.1 溶解态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第31-37页
        3.1.1 溶解态重金属含量水平第31-35页
        3.1.2 溶解态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第35页
        3.1.3 溶解态重金属污染评价第35-37页
    3.2 颗粒态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第37-46页
        3.2.1 颗粒态重金属含量水平第37-41页
        3.2.2 颗粒态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第41页
        3.2.3 海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固液分配系数第41-43页
        3.2.4 颗粒态重金属污染评价第43-46页
    3.3 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富集与污染评价第46-60页
        3.3.1 沉积物重金属总含量水平第46-47页
        3.3.2 沉积物重金属总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7-50页
        3.3.3 沉积物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第50-54页
        3.3.4 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第54-56页
        3.3.5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第56-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重金属含量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62-67页
    4.1 海水环境重金属含量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62-64页
        4.1.1 与盐度的相关性第62-63页
        4.1.2 与pH的相关性第63页
        4.1.3 与总悬浮颗粒物的相关性第63页
        4.1.4 与DO的相关性第63-64页
    4.2 不同介质间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第64-66页
    4.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重金属来源分析第67-72页
    5.1 海水重金属来源分析第67-70页
    5.2 悬浮颗粒物重金属来源分析第70页
    5.3 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分析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5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73页
    6.3 研究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6页
致谢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阴离子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DOM及其与Cu2+作用光谱特性影响
下一篇:渗滤结构对道路径流污染的净化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