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行政建筑、办公建筑论文

零能耗办公建筑设计研究--以陕西富平热电新建工程行政办公楼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目标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标第10页
    1.2 零能耗建筑发展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外零能耗建筑发展与研究近况第11-16页
    1.4 国内零能耗建筑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研究主要内容和组织框架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页
        1.5.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3 组织框架第18-19页
2.零能耗建筑的概念与设计要点第19-27页
    2.1 零能耗建筑的概念第19-22页
    2.2 设计要点第22-25页
        2.2.1 零能耗建筑室外环境第22-24页
        2.2.2 零能耗建筑室内环境第24-25页
        2.2.3 建筑节能效率的提升第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实现零能耗办公建筑的设计方法与策略第27-33页
    3.1 目标与动力第27-28页
    3.2 零能耗办公建筑的设计方法第28-30页
    3.3 零能耗办公建筑施工策略第30-31页
    3.4 专业的运营管理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陕西寒冷地区零能耗办公建筑设计要点分析第33-58页
    4.1 气候与地域特征第33-36页
        4.1.1 环境气候特征第33-36页
    4.2 零能耗建筑设计问题思考第36-42页
        4.2.1 场地特征与项目功能分析第42页
    4.3 降低建筑能耗设计技术要点第42-56页
        4.3.1 体形系数的控制第42-43页
        4.3.2 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第43-45页
        4.3.3 严格控制围护结构热桥产生第45-49页
        4.3.4 提高建筑的气密性、水密性第49-50页
        4.3.5 合理选用遮阳措施第50-51页
        4.3.6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第51-54页
        4.3.7 因地制宜利用电厂余热第54-55页
        4.3.8 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零能耗办公建筑模拟评价第58-74页
    5.1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第58-65页
        5.1.1 总平面模拟图第58页
        5.1.2 三维视图第58-59页
        5.1.3 计算依据第59页
        5.1.4 计算原理第59页
        5.1.5 边界条件第59-60页
        5.1.6 求解计算第60页
        5.1.7 计算原理第60-61页
        5.1.8 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风压分析第61-62页
        5.1.9 夏季人行高度处风场分析第62-64页
        5.1.10 结论第64-65页
    5.2 全年能耗模拟分析统计第65-71页
        5.2.1 建筑基本概况第65页
        5.2.2 外墙及热桥柱构传热系统第65页
        5.2.3 室内环境第65-66页
        5.2.4 通风量及制冷工况性能系数计算第66-67页
        5.2.5 照明第67页
        5.2.6 作息时间表第67-68页
        5.2.7 对比建筑相关参数第68-69页
        5.2.8 计算结果第69-71页
    5.3 全年可再生能源的储量统计与计算第71-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页
    6.2 不足之处第74-75页
    6.3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80-81页
图表目录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武汉市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策略研究